内容摘要:湖北作家李锦林的长篇小说《不负苍天》讲述了一个悬念丛生,情节动人的贪污反腐的故事,本文分析该小说成功的因素:即多样性的人物,严谨的结构,流畅的语言和作者平时辛勤积累,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不负苍天》 正义 人物 结构
“官场幕后的黑色交易,官场前台的纪检正义。秀川市及其所辖的清宁县有一伙不法分子,妄图制造车祸谋害新任纪委书记,不料杀错了人,引出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件及案中案 ”这段文字是湖北作家李锦林长篇小说《不负苍天》的内容提示。从这一提示中,不难品味出书中正义与邪恶斗争的复杂性,曲折性,残酷性。笔者正是在这一提示的指引下,捧读这本书的。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一个一个的悬念所吸引,被一个一个的情节所打动,被一个一个为正义而献身的人物所感染。有时我读得双目潸然,有时读得拍案叫绝,有时读得疑窦丛生,有时读得酣畅淋漓。
读罢掩卷,愚以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紧贴时代的脉搏,关注民生的诉求,关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并用反腐打黑的正义力量与贪腐黑恶势力作殊死搏斗的情节,展示了作者对主题的提炼,具有时代感和使命感。读后让人对执政党充满信心,对真正的共产党人充满敬意。
小说是通过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吸引读者和揭示主题的,在人物塑造上是颇为成功的。这些跃然纸上的人物既有正义与邪恶两军对垒、剑拔弩张的角色,也有游移于上述二者又与上述二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物,从而构成了全书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开篇不久,作者便通过“保护证人”、“如此局长”、“暗访奇迹”、“又一起血案”、“法纪不容”、“插翅难逃”等章节,让书中一些主要人物逐一浮出水面,这其中有代表正义力量的中坚分子,如包仁杰、林达、韩丹、赵恒山、葛修明、唐九州、阎学来、宇文珍、刘默闻、温运和等;有蛀虫、贪官、黑恶势力代表人物,如黎钊、吴大昌、游怀沉、胡连升、汪大路、魏长久等。
作者在叙说这些人物的历史与现状中,始终站在为民声张正义的立场,不论是讴歌还是鞭挞,都具有酣畅淋漓的特质,把读者引向人物的内心深处,进入到了文学欣赏的境界。
《不负苍天》的故事发生在秀川市,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清宁县。作者通过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件,如经济开发、资金引进、环境保护、文化教育,以及拆迁、建房、修路等,揭示了表面的亮色与隐藏的弊端,揭示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背后的男盗女娼。故事的曲折性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畅快感,正是吸引读者的有力抓手。
作为一部反腐作品,作者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述腐败者的内心世界与犯罪细节,也没有对腐败者肮脏灵魂与不可告人的行为进行淋漓尽致地去展示,这便有别于一般的反腐作品。作者将大量的笔墨用在对正面人物的刻画上,尤其是书中的第一号人物、秀川市委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包仁杰,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仅在第一章的“奇怪的车祸”与第二章的“草根情结”中,就把面对危机的包仁杰与受到百姓衷心爱戴的包仁杰完美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在以后的章节里,作者更是通过不同的际遇,不同的侧面,将包仁杰爱民、亲民的情怀与有胆有识的工作能力逐一彰显。对于包仁杰的精神风范,我们可以用“高山仰止”来形容。
除了包仁杰之外,作者还描写了一位深受老百姓爱戴而被政敌排挤打击被罢免的人物唐九洲。这个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上级领导者用人的关注,对识才、用才、爱才、护才的期盼。正是在包仁杰的干预下,唐九洲最终回到了领导岗位。他所经历的曲折不仅是唐九州个人的损失,也是清宁县百姓的损失。要不是包仁杰力挽狂澜,唐九州的命运无疑是时代的悲剧。
作者还用浓墨重彩塑造了几位协助“包大人”惩腐治贪的“王朝马汉”式的人物,如林达、韩丹等,无不是包仁杰手下最得力的干将,他们政治上的坚定性与睿智和才干,成就了包仁杰的反腐伟业。为执政党的正义事业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对奇女子韩丹的描写,因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而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营垒分明,但也没有机械地分成“好人”和“坏人”。其中多重性格的人物有:几十年勤奋清白,因一次偶然的受贿而长期心怀负罪感的祁水田;有为躲避法网东躲西藏最终不得不投案自首的黎昭……还有必要提及的是书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振益公司”,这家公司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振益公司的奉献。这家公司又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即他们为正义“该出手时就出手”。公司两位负责人谷大柱和丛天宇出于对贪腐与黑恶势力的深恶痛绝,在对政府的打黑除恶能力失望以后,便祭起“替天行道”的旗帜,对贪腐之徒与黑恶势力的当事人直接“修理”或严惩,然后留下一张字条,昭示其罪有应得。他们正义的神秘之举获得了平民百姓大快人心的社会效应,但最终也难逃法律的追究。书中出现的这个“另类”,便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思。
总之,人物的多样性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一大因素。
小说《不负苍天》的结构是严谨的。全书开宗明义四个字:“省委大楼”,看似寻常,却非同一般,展示出快节奏与语言的干净。紧接着,隐含着剑拔弩张的悬念推了出来,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耐人寻味的是,作者没有尽快抖出包袱,而是让悬念一悬到底,从而使故事跌宕起伏,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快感。
小说的语言是流畅的,这无疑体现了几十年从事语文教学的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不时插进诗与联,从而增加了作品的文学品位。
众所周知,当语文教师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作家,即使对文学颇有研究的文学评论家也不一定能写出小说。李锦林老师为何能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异军突起呢?这不能不提及李锦林先生其人。
李先生是我交往甚笃的文友,对其人品与人生经历的了解让我窥测到他对反腐小说情有独钟的缘由。
年逾古稀的李先生一生都在从事语文教学与教学管理。据笔者所知,他是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当年在重点高中毕业且成绩优异的他,出于家庭的贫寒毅然选择了报考师范学院,因为当年读师范不仅免学杂费还管食宿,这对贫寒子弟无疑是一大福音。从师范学院毕业的李锦林深知自己是国家培养的,于是,他的成长史便铸就了他的感恩情怀,爱党和爱国成了他人生观的基础。参加工作以后,他敬业有加,一直是学校的骨干与先进分子。但是,他的人生也不无坎坷。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人生坎坷竟与国家的命运相当契合。从而使他觉得,只有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安定团结,人民的幸福安康,才有个人的一帆风顺。为此,他特别关心国家的大事,关心社会的问题,关心老百姓的疾苦,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惟喜欢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他不是以这些消磨时间,而是收集素材,他把看到的听到的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都用特制的小卡片记录下来,特别是对党政干部中的先进典型、贪官污吏骇人听闻的劣迹、冤假错案、老百姓的诉求等,他都如获至宝,记录在案。他喜欢写作,教学之余,他常将自己对社会上出现的善恶之感悟诉诸笔端,写了数量不菲的言论、随笔、短篇小说之类的文章。退休以后时间多了,他想走进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面对数百万字的卡片,一个心悬已久的主题让他产生了难以遏制的写作冲动,他决心写一部反腐长篇,表达心志。说也奇怪,一当进入谋篇布局阶段,脑海中人物与情节竟纷至沓来,很快就到了不吐不快、不写不爽的地步。由此,我们有理由说,正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催生了这部反腐力作。
根据当今对文学的分类,我们可以把《不负苍天》列为主旋律类作品,它起的作用主要是教化,不过这教化不是上政治课,而是存在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作品中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出现了错综复杂的故事,出现了悬念,也出现了朴实与生动的文学语言。
笔者在肯定《不负苍天》的文学价值的同时,也不揣冒昧提出一点稍感不足的意见。虽然笔者肯定了书中丰富的人物群像,肯定了人物塑造中的成功之处,但仔细一想,人物形象的脸谱化之憾依然存在。正面人物,特别是第一号人物包仁杰是作者精心刻画的正面形象,作者用了大量笔墨为这个人物歌功颂德,让其十分完美,却给人以“高大全”的印象。在反面人物的刻划上,作者比较简约,尚未进入到人物内心的深密之处,对他们的所作所为的叙述也比较简单,与新闻报道中的贪官污吏、黑恶势力的罪行展示颇有类同之处。所有这些,无疑削弱了文学形象的典型性、深邃性与感染力。
情有可原的是,作者不是专业作家,且年事已高,能驾御这样一部宏篇巨制实属不易。不过,在得知李景林先生依然以老骥伏枥的精神,还在继续耕耘长篇小说之时,笔者除了感动之外,也吐出上述真言,以期作者力戒此弊,打造出更有份量的力作。
《不负苍天》是作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让笔者受益良多的反腐倡廉教科书。作为文友,祝愿李先生在今后的创作中打造出更加具有心灵冲击力的文学精品。
傅炯业,作家,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