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该文结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作一探讨。笔者认为,应从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注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不断复习强化、适当精炼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文言文教学包括文字翻译、内容理解、主题感悟、语言品味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对文言文的学习畏惧不已。在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尽力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1.远期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早在2009年暑假开始,教育局就大力提倡学生要做到“三会”,即“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其实,学生不仅仅是在假期要做到“三会”,就是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这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假期是绝对禁止补课的,但是,不允许补课并不等于不主张学习,学生当然是以自主学习为主,但是强调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弃休息,不等于放弃健体,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们一个正确的导向。自主学习并不完全等同于自学,所谓自主学习是有一定学习目标,是在一定学习方法指导下,取得一定学习成效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很多时间都是自主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也都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这将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近期是适应语文中考的改革。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一般比较侧重于对学生现代文或是名著的自学辅导,很少指导文言文的自主学习。即使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这一方面是因为文言文难理解难学,学习效果差,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中考对文言文的课外阅读不作要求。但从2011年开始,苏州市语文中考将首次增加课外文言文阅读知识的考查,这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性质,必将有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牢固掌握课内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知识,更需要灵活运用,把知识迁移到课外。而这,也必将带来教学方式的改革,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极为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二.学生惧怕学习文言文的原因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怕学文言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首先在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由于古、今时代的不同,在语言表达上有巨大的差异。虽然都是汉字,但如果离开了注释,那么一篇文言文摆在眼前,很可能比一篇英语的课文还要难懂。文言文字词难懂、句子难翻,实词大多不止一义、虚词的用法变化多端,很多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迥然不同,句式也与现代汉语多有差异,大多数文言文还要求学生背诵……在这一系列的难题面前,很多学生臣服了,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信心。其次,老师的教学方式可能也是学生怕学文言文的一个原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着重“言”轻“文”的情况。将大多数时间花在翻译课文、整理文言知识等上面,而这个过程,一般来说,需要大量的识记,同时也是比较枯燥的。学习文言文比学习现代文要累的多,恐怕正在于此。
学生在老师的教授之下,学习文言文尚且吃力不已,更不必说自主学习了;学生对于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尚且充满畏惧,更不必说是课外文言文的测试了。
三.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他们文言文自学能力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首先,一篇文章的真正价值,是要经受岁月沉淀的。同样,流传下来的文言文名篇,都是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精品。白话文纵然也不乏精品,但君不见,能写出白话文精品的人,大多都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或者是学贯中西的人,比如鲁迅、胡适等。古典文学有千余年的历史积淀,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原著中去把握品味古典文化的精髓。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文化难以保持原汁原味。想真正了解把握我国最优秀的文化与思想,还得自己去体味感悟。要真正读懂中华文化这部厚重的大书,阅读文言文确是一条捷径。从文言文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代的历史文化、市井生活,可以走入文人骚客们的内心深处,真所谓趣味无穷也。
有了兴趣,学生便有了学习的源动力。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了。“师讲生记”的模式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应该大量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机会。
首先,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章节“包干”。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组内比拼、组际竞赛、全班交流、教师点评。这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课外参考书。笔者认为,文言文学习中教师不必禁止参考书,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使用。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万不可死抱着一本参考书,捧为神圣。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应该先是自己翻译,然后看参考书校正,再听老师讲解,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翻译方法。经过这样三部曲的不断训练,相信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会得到一个比较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来了。再次,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关注一下某一个实词或虚词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句子及其释义,并加以整理。慢慢地,可以引导学生来完成这一项归纳整理工作。在整理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得到了融会贯通,同时也为课外文言文的自主学习积累了素材。
3.及时巩固,适当精炼
当今的教育环境,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那么是否还需要练习呢?答案是肯定的。练习不等于应试教育,不练习不等于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适当的、有效的练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更可以开拓视野,增强迁移能力,而这最后一点恰恰是学生做好课外文言文测试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练习时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工具书的作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翻阅适量的参考书,但切不可依赖参考书。通过适当的、精要的练习,要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掌握弥补不足的方法,从而促进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牢牢抓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在看到一篇陌生的文言文(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时,首先是朗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通全文,第三遍读顺全文,第四第五遍尝试部分背诵……这么多遍读下来,感觉自然就有了。在读的基础上,尝试自我翻译、合理使用课外参考书、积极与同学老师交流、及时反思自省、适当练习,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文言文学习,相信对于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文言文尤其是课外文言文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164.
[2]蔡澄.当代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437-439.
[3]杨东旭.用新的教学观指导文言文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1):27.
范桦,苏州大学文学院语文学科教育硕士;苏州市立达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