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491

[ 命名者 文选 ]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为沈从文泪流满面

◇ 命名者

  欧洲的汉学家们是出类拔萃,无与伦比的。我见过翻译《淮南子》《列子》还有《楚辞》以及《荀子》的法国汉学家海密玛迪欧先生。也曾和德国、比利时一些汉学家有过联系,他们翻译过鲁迅等中国作家的著作。
  至于瑞典,那一向是汉学家研究渊远流长的重镇,高本汉、马悦然都是大名鼎鼎的汉学学者。
  马悦然教授用的中文名字,曾经使得一些中国作家如张贤亮者以为他是中国人哩!
  马悦然娶过的太太,第一位是四川人,第二位太太也是中国人,不过她生活在台湾。他本人早年在中国生活过,后来也去过中国很多次。
  马悦然娴熟的中文阅读能力使他能够很容易就可以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一流的瑞典文字,实在是功德无量。他把大量中国的小说和诗歌翻译出来,介绍给欧洲读者。
  马悦然教授著作等身,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自然会想到投票给中国作家。当年据说力荐作家沈从文,不但翻译他的作品,还希望其人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作家至今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高行健因《灵山》等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加入法国国籍,得到法国总统、法国总理和法国文化部长的祝贺,但是法国人对中文不甚了了,只能读译本。《灵山》的第一个译本,是瑞典文,得益于马悦然的翻译。
  早年法国人敬隐渔曾翻译过鲁迅的《阿Q正传》,据闻大文豪罗曼·罗兰,这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人,曾经竭力推荐鲁迅参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竞争。但是鲁迅却很谦虚,说他还不配得奖。
  沈从文在他那一代作家中,也是优秀的一位。其作品反映了湘西凤凰城的地方特色,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作为汉学家的马悦然,当然希望某一位中国作家如沈从文者获奖,但是评选程序,使得在全世界范围内筛选出来的作家们,不能在同一年内都获奖,而且评委们的经络不能同时开窍,就有马悦然说服不了大家的情况,以至于他大失所望,心情激动,忍不住泪流满面。
  俗语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没到伤心处。处于平静状态的心境,犹如一杯水,像浪花飞溅,那泪水才可能汹涌澎湃滚滚而来,所谓老泪纵横湿满襟。马悦然激动的感情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沈从文作品的热爱和执着。他为翻译介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耗费的精力太多,若不是那一刻身心俱疲,不会因为评委们的否决就会流泪。但是沈从文在中国,那时他是不会知晓的。更何况沈从文也许从来不在意他的小说或其他作品是否得奖。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文学奖的存在百年有余,可以相信,将来终会有一位中国作家,以其小说、诗歌或戏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为沈从文泪流满面
目录

  •  / 刘壮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