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837

[ 孟庆焕 文选 ]   

用辩证思维谱写哲思华章

◇ 孟庆焕

  师: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目的是掌握一把思维之剑——辩证思维,以使我们的议论文闪烁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锋芒,从根本上解决议论文不会讲理或讲理太肤浅的问题。请听下面一则故事,想想其中蕴涵着唯物辩证法哪种观点。
  有一次,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看见一棵非常漂亮的树,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汉武帝叫随从记下这棵树。过了好几年,汉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东方朔又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颇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蒙我已经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的名字不一样呢?”
  东方朔答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牛,大的时候叫牛,小的时候叫犊;人,刚生下不久叫儿,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武帝听后,心悦诚服地笑了。
  同学们听罢故事,我们在赞叹东方朔的机智之余,请概括出它隐含的哲学观点。哪位同学想好了,请说。
  生(众):这则故事包含的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师:非常正确!同学们都知道,辩证思维是近现代科学的主要理论思维工具,是解开宇宙之迷的一把金钥匙。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年年有变化,但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像一根红线贯穿其间。我们把这种充满思辨色彩(又称辩证思维)的寓意性命题作文称为思辨型作文。
  辩证思维是思辨型作文审题立意构思作文的最重要的方法。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是辩证思维的一柄利器,它可以拓开作文思路,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使论证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请看下面这个作文片断的问题何在:
  ……再富不能富孩子,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很多父母让孩子大把花钱,使他们养成了只会奢侈攀比的恶习,这些孩子将来必然一事无成,或者成为社会垃圾。“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往今来,哪一位伟人不是穷苦家庭出生的呢?
  生(严超):这段文字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妄下断语,如“这些孩子将来必然一事无成,或者成为社会的垃圾”,说“过头话”太偏激;二是末句说“一头话”太片面。
  师:严超同学具备锐眼,切中肯綮,非常好!补充一条的是,还有的同学在写议论文时,“说到头话”太褊狭。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教育领域有许多经典语录,它们的形式虽然短小,但其包含的内容却往往发人深省,有的甚至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现在我就给大家展示三条具备这样特点的语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知识改变命运。
  在把握了辩证法的观点后,我们来审视这三条语录,请同学们在颠覆旧经典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经典”——对原句稍加改动使它们变成经得起推敲的真正的经典语录。
  生1(李瑞杰):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的重要前提。
  生2(冯杰):一个好校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所好学校。
  生3(余皓轩):少有教不会的学生,定有不会教的老师。
  生4(刘演庆):对于好学生而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生5(王小月):在同等机遇下,知识改变命运。
  生6(熊燕):在一定程度上,知识改变命运。
  师:对同学们修改结果归纳总结,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采用换个说法,划个范围,限个对象,加个条件等方法使得问题变得客观准确讲求思辨。
  师:模仿以下两例,从后面所列对象中任选一个,分别写出语言相对的两句话。要求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例:直尺:本身正直,才敢去度量别人(褒扬);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批评)。
  梅花:每绽放一次,都表现出风骨和气节(褒扬);过分清高孤傲,终究不能成为春天百花园中的一员(批评)。
  石榴 竹笋 黄牛 灯蛾金钱 天平 流星 月亮 秤砣 铁钉
  生1(张华进)石榴:以火热的激情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奉献给人们甘甜(褒扬);肚里有点儿东西,就笑裂了嘴(批评)。
  生2(杨雪)竹笋:敢于“冒尖”,才能脱颖而出,一直向上(褒扬);削尖了脑袋往上钻,心灵终究空虚(批评)。
  生3(周全炎)黄牛:用默默无言成就了坚韧和踏实(褒扬);逆来顺受,只能被人驾驭(批评)。
  生4(苏娟)灯蛾:不惜赴汤蹈火,追求内心向往的光明(褒扬);过于执拗才导致自身的毁灭(批评)。
  生5(姜建伟)金钱:金钱是一个化妆师,可以描绘出青春友谊和荣耀(褒扬);金钱是刽子手,可泯灭亲情、勤奋和创造力(批评)。
  生6(张忠琦)天平:公正无私的楷模(褒扬);谁多给点儿,就倾向于谁(批评)。
  生7(罗加玲)流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滑出轻盈的舞步(褒扬);再美的孤线,划过的也不过是瞬间的华丽(批评)。
  生8(郑丽)月亮:在黑暗中挥洒一片皎洁,给大地送来光明(褒扬);只能借助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批评)。
  生9(邓婷)秤砣: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褒扬);一生就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批评)。
  生10(涂强强)铁钉: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褒扬);从不主动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批评)。
  师:就以上同学们的实战演练可以看出,辩证地地看待事物,就可以增强文章的思辨色彩,就可以创造灵光乍现、智慧闪烁、哲理蕴含的格言来。辩证思维常见的推理形式为:A是B,A未必是B。比如,玩物丧志→玩物未必丧志,逆境出人才→逆境未必出人才。运用辩证思维还能翻出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例如“班门弄斧”,本来的意思是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但从反面一想,“班门弄斧”也不无好处,在行家面前“卖弄一番”,不仅可能得到行家的指点或赏识,而且是“小人物”虎虎有生气的表现,许多行家成名之前不正是这样吗?这样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使议论更辩证,而且富有新意。
  运用辩证思维要注意的是:不可“平分秋色”,“各打五十大板”,不能把正面与反面、得与失、利与弊、内因与外因同等看待,应该明确指出哪一方面是主要的,并对主要一面作重点论证,对另一面只稍带几笔。如此以来,才能避免模棱两可、片面,使观点鲜明。
  下面请大家就“细节决定成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片断,要求闪烁哲理的光芒。
  章凤妮: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乍一听,蛮有道理,可是我们仔细推敲,细节真的一定就能决定成败吗?我看未必!一个标点符号的错用不可能毁掉一篇词藻优美的文章,树上的一两片枯叶不能使整棵大树失去光彩,一粒灰尘的落定也不能使一辆新车失去光泽。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等,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紧抓大节,又要注意细节,但又不必拘泥于细节,此乃成功的长二法门啊!
  李辉:细节决定成败,诚哉斯言,美国“挑战者”号因一颗螺丝钉未拧紧而致飞船被毁,精英殒命,中国浦东机场败于韩国仁川机场而与物流转运站失之交臂;细节决定成败,在北宋与契丹的战争中,尽管宋军人多,但由于宋军没有注意喝水的细节,导致契丹武士乘虚而入,宋军兵败如山倒。一个小小的喝水细节,窥见的不仅仅是战争的结局,更是一个国家的胜败。然而,有时成败并不需要细节决定。五柳先生读书不求甚解,依然受到世人的敬仰;莫奈不注重细节的描绘,而一味追求光与色的偶然结合,开印象派绘画之先河。其实,人生就像一场特殊的演艺场,只有现场直播,没有彩排,台上必要的细节定会赢得观众的喝彩,而过多地注意,往往会失去那闪耀的瞬间。
  詹晋怡: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话的确不假,但真的是细节都能决定成败吗?
  鸿门宴上,刘邦险些被刺,借上厕所之机匆忙出逃,才得以保全“革命之躯”。倘若他不过于注重细节,他能成就霸业,御宇天下吗?还有法拉第,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收器具时,电流表上的指针微微一动,他抓住这一细节,追根溯源,终于探寻出了电磁感应的奥秘,还有现实生活中,考试中同样水平的同学,注重细节的人往往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怨恨自己没有好运气,于是上帝让苹果像砸中牛顿脑袋一样砸中他的脑袋,结果,他把苹果吃了,又让约瑟芬乘着马车去帮助他,他又因打了败仗而投河自尽了……
  由此可见,细节未必决定成败,只有注重大节而又善于把握细节,才能够斩获成功。
  孙小欧:细节决定成败,此言不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均从反面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在成大事上,往往有人忽视细节,从而与成功擦肩而过。当年的鸿门宴上,项羽正是一时大意,放走了沛公,而后痛失天下,自刎乌江,本可一统江山,却因一时疏忽功败垂成。项羽败了,败在细节。由此可见,细节的确能决定成败。
  可是,细节一定就决定成败吗?我看未必。不也有人说“成大事不必拘小节”吗?硝烟滚滚中已“伤痕累累”的战斗机依旧在顽强地飞翔战斗,并没有停下来清洗一下机身,以便清洁美观地飞翔。尘土飞扬里已“黄沙满身”的越野车依旧在呼啸着前进,并没有停滞不前,非得将灰尘清扫干净。它们并不刻意去做好每个细节,甚至忽略掉,可依旧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依旧在天空翱翔,依旧在沙漠驰骋,不受限制,无拘无束,好不自在。因此,细节未必决定成败。
  所以,我们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细节决定成败。
  师:以上我们欣赏了四位同学的佳作,启发不小吧?苏东坡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以后在写作中,若能高举辩证思维这把利剑,灵活运用,潜心训练,定能让辩证之花孕育出丰硕的哲理思辨之果!
  下节课请同学们以“得失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好!下课!
  
  孟庆焕,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在本刊发表文章多篇,指导学生作文多次获奖,现居湖北保康。

用辩证思维谱写哲思华章
目录

  •  / 王蒙
  •  / 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