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天天考语数外的我,今天会面临生活的考试。
平时家里买菜的总是妈妈,如果妈妈有事,则由爸爸“代岗”。我从没想过妈妈、爸爸都没有时间买菜时的应对方法。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我这十三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直到今天。
妈妈病了,要呆在家里休息,爸爸正在加班,我从未想过的事发生了。买菜的“大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身上,尽管我没有任何经验。
这对我来说,无疑是场生活上的“大考”。尽管妈妈写了份详细的购物单给我做“复习材料”,可是当我在单上看到“独蒜”、“薄皮青椒”和“清江鮰鱼”等完全陌生的名词时,我还是开始后悔以前的“不用功”。其实我只要陪妈妈去一两次超市,或者看一看妈妈买的菜也会有所了解。
“没关系,超市都有标牌。”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想。
“西红柿要买‘渐变色’的才好吃,不然煮出来是硬的!”
“土豆一定要挑光溜溜的,别要长芽的。”
“鮰鱼别买大了,一顿吃完就好,我教你,你就看池子里不大不小的那个。”
……
无数的“考试要点”让我背得晕晕乎乎,糊里糊涂便出门了。等到了超市,“开考”了才发现,我的购物单忘了带!
妈妈让我买什么?
买多少?
妈妈说的都是买几斤,可超市全以千克为单位,千克与斤如何换算?
怎么挑西红柿?
……
每一个问题答错了都会造成物品或重量的偏差。
超市里的“芜湖青椒”和“尖青椒”,到底哪个是“薄皮青椒”?“青丝瓜”和“白丝瓜”里,哪个才是“土丝瓜”?
无数的问题和花花绿绿的标牌在我脑子里轮番轰炸。这下我晕了,面对这场从未有过的考试,在“考场”里我不知所措。
我开始凭着对购物单的记忆寻找要买的菜,和平时在考试上回忆老师讲的知识点一样。
我找到了独蒜,和妈妈烧排骨用的蒜一模一样。我又找到了清江鮰鱼,和烧鱼汤用的那种很香的鱼好像相同。购物篮里有了“渐变色”的西红柿与光滑的土豆……尽管之前有些坎坷,但“考试”现在进行得很顺利。
慢慢地,篮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考试”正确率也有85%了吧!只要把它们拎回去,考试就通过了。
可我没想到,平时五分钟的路,加上了6斤重的袋子,小径也成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我家住在顶楼,楼梯更是成了“天路”。我拎着袋子,如同背着个大龟壳在暴晒的街头如履薄冰地行走。因为万一把袋子掉在了地上,那“答卷”可就“英勇牺牲”了,只换回一个“鸭蛋”。
其实妈妈几乎每天都要这样走过这条“蜀道”,有时应我的强烈要求还要再拎上一大包鸡鸭鱼肉。小时候,她一手牵着我,另一手拎着菜。现在,她不用牵我了。从今以后,她也许也不用买菜了。再过一段时间,我是不是要牵着她,一手拎菜了呢?我手上拿着的不仅是菜,也许还是刚刚传到我手上的爱与责任的接力棒。
菜拿回家,一脸焦急的妈妈刚想把购物单递给我,我便把袋子给了她。她翻了翻里面的东西,笑了。这次生活考试也通过了。
未来还有无数次各种各样的生活考试,但有了这第一次给予我的信心、经验与责任感,我坚信我在生活中也会是个“优生”。即使没有了父母的帮助,我也同样能把这一次次考试考好,甚至去帮助父母。从此以后,我在人生之路上有了独立行走的能力。从此以后,我可以向着理想的方向,独立地一步步走向未来!
学校:湖北武汉市水果湖初级中学;导师:佚 名
点评:若将生活当做一门考试,我们时刻都在考场;没有了“复习资料”,我们当如何取胜?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母亲生病、父亲忙于工作时的一次“当家作主”。情节看似平常却蕴含真情,自然的笔调下有起有伏。正如文章末尾所说,“未来还有无数次的生活考试”,我们应接过爱与责任的接力棒,独立地面对生活。(尹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