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4825

[ 屈光耀 文选 ]   

三点导读

◇ 屈光耀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依据法令进行治理。其思想和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韩非的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还是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寓言在《战国策》、《孟子》中还只是偶一用之,在《庄子》中虽连篇累牍,但都为阐明一个中心思想,寓言仍只是议论说理文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文学体裁。韩非才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与《庄子》中奇幻玄虚、怪诞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韩非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这些寓言,是韩非对社会现象深入仔细观察后提炼出的,如“郑人买履”、“郢书燕说”(《外储说左上》)等具有的讽刺力量,“矛与盾”(《难一难势》)等表现出的哲学智慧,都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谲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如本文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生姿。这则寓言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卫人行骗。骗子很狡猾,他抓住燕王喜欢细小巧妙的玩物这一嗜好,哄骗燕王说,他可以在酸枣树的刺尖上刻出猕猴,因此得到燕王的信任并享受高官厚禄。此人还想方设法为难国王,以延长行骗时间,多享几天福。第二层写骗术被识破。铁匠以他的实践经验(谁也做不出比刺尖还小的刀具),证明这是骗子的骗术。国王根据铁匠的指点,要看看卫国人雕刻用的刀具。这时,骗子知道自己的骗术被识破,只好借机逃之夭夭。另外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燕王的昏庸、卫人的狡猾、冶者的聪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则寓言和我们学过的“滥竽充数”类似,讽刺了那些不学无术、专靠投机钻营为生之人的猥琐行径。
  但从根本上讲,燕王的昏聩是造成这一笑柄的直接动因。燕王是个嗜奇多欲而又愚笨不堪的人。他喜欢新奇事物,使骗子钻了空子,卫人正是利用他多欲的特点,让他受骗上当。当得知“养卫人”而“不能观其母猴”时又束手无策,显得愚笨无能。假使燕王明达晓事,像文中的冶者一样聪明睿智,卫人再投机取巧,也不会养之以五乘之奉。这就告诉我们,不管骗子如何花言巧语,施展骗术,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发现骗术终有破绽,只要细加分析和追究,一切谎言都将原形毕露。
  
  1.解释加点词语。
  ①燕王之( )
  ②养之以五乘之( )
  ③臣之舍取之( )
  ④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附:参考答案
  1.通“悦”,对……感到高兴;俸禄;到;乘机。
  2.所有细微的东西都肯定要用刀具切削而成的,被切削的东西肯定要比刀刃大。
  3.见难点解析。

三点导读
目录

  •  / 王蒙
  •  / 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