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0年第6期 ID: 141398

[ 魏树斌 文选 ]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谈

◇ 魏树斌

  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大不同就是由对文本的局部即字、词、句的认知逐渐到对篇、章的感悟。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好象被边缘化了。加之中考又允许学生带字典,进一步淡化了字词的教学,使得字词教学被好多教师束之高阁,而学生到了高中,面对高考对字词的进一强化,高中的教师又不得不重新拾起在初中淡化了的字词,从头来教。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个过渡。小学打基础阶段,高中是学生素养的提高阶段,初中则是语文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而字词学习是积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字词教学的现象。很多教师没有把字词教学作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加以研究,而是以教师教会学生认识字词、学生储存字词为主,造成了学生对字词的轻视,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下降,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何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字词的教学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加强学生对字词的重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今后乃至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亟待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作法,我们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朗读与听写,是教学字词之识记的最佳良方
  课后的生字词,首要的就是记住它的音与形。音,主要是靠多用普通话朗读来掌握。可由学生预习时自己查工具书解决读音,然后学生自行多读几遍,直到自己感觉没问题为止。在学习新课之前,再由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时抽读校正。形,一般不要要求学生抄写多少遍,不要因此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那样会降低学生对字词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学生自己多看几遍,用手指划划自己似曾相识的字词就行。因为我们后面还有最关键的控制环节——听写。听写没有必要每课都这么做,可以以一个单元为范围,安排二十分钟的语文自习时间就够了,不用亦不宜占用太多时间。听写可由教师组织,听写后由语文科代表组织人员评改,可规定凡字、音错上三个以上者为不合格,需另行补听写。听写成绩可记入语文平时成绩以供参考。此法虽老却不旧,实践中很是管用,可谓治疗错别字顽症之最佳良方。
  2、构句而成篇,是教学字词之理解运用的法宝
  学以致用,接下来的工作更为重要。字词最简单的运用就是构句。初中生了当然不是单词构句,至少应该要求学生运用三个以上的课后词语表达一个较为复杂的意思。基础稍好的,应要求他们用上尽可能多的词语写上两三百字的有中心的短文。特别优秀的,可要求他们把本课字词全都用上,写成六七百字的精彩文章。具体操作是:(一)一般以每篇课文的字词为单位,一课一写。如果某篇课文后面字词太少,或教学时间相对紧张,可两课一写。(二)片段或文章可以单独写在专门的本子上,也可直接写在课文生字词下边。(三)可独自写成诗歌、散文、故事、童话等,亦可数人联写话剧、小品、相声等。(四)更关键的是要“发表”(班上朗读或表演)。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写的质量如何,和能否坚持写下去的问题。因此要专门安排时间,至少要半节课以上,这可以从每周作文课里挤一节。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在“小小”地作文。教师可以先随机抽点学号;然后是学生自由“发表”时间,这是为写作或表演“高手”们提供一展才华的机会。(五)发表之后应有评议。刚开始可由教师担任评委,现场指出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文章或片段的优缺点等,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以后根据班上学情可适时让学生点评一二。此法贵在坚持,不可因抢时间或赶进度而中断。只要数周之后,学生形成学习惯性,当老师的忘了抽查,学生自己都不会同意,他们怎么会让自己因劳动成果束之高阁而才华埋没呢?这样做,我们就把字词教学与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且化整为零,分层要求,形式较为生动,照顾并保护了学生学习字词及语文的兴趣,易于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学生成长。这不失为促进字词理解与运用之法宝。
  3、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积累记忆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大部分知识的获取都要靠平时的积累,所以应该教会学生用积累记忆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字、词和一些诗词的记忆,平时老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
  
  魏树斌,教师,现居甘肃通渭。

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