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1期 ID: 139406

  

从经典中学写作文

◇ 宋 丽

   中年级作文教学,是小学生从词到句,组段成文的过渡时期,是小学生作文的转折点。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文教学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释怀的新气象,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可是,尽管如此,我们的学生一提到要写作文总是愁眉苦脸的。很多老师都普遍感到:作文难教!但纵观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经典文段就是作文的镜子。下面就自己在作文教学中谈几点体会:
   一.从经典结构学布局
   教四年级语文时,发现中年级很多学生不会安排段落结构,常常是复杂零乱。虽反复讲也是收效甚微,今日教学《秦兵马俑》倒是有些许的收获。
   秦兵马俑第8自然段“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仔细分析这一段话,无论是段落结构、排比的句式、不同的标点、想象的翅膀,不是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吗?而我们老师或者学生常常忽视这些细节,我在上完这篇文章后,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读,并仿写这一段。开始少数写的不错,多数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不注重标点,还是一路逗号句号;有的有头无尾,不表达感受;还有的用“有的……”没有“好像”不会想象,索然寡味。
   学生片段:花园的花,十分美丽。有的是粉红色,有的是白色,有的鲜红,有的是紫色。(择取)
   我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共同分析。这一段话采用总分的结构,先总写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再分写兵马俑的多个神态。神态各异后面的冒号不同于“说”“说道”后的冒号,它在这里表示提示下文。中间用“有的……好像”不仅写出秦兵马俑的不同神态,还展开了充分的想象来体现兵马俑的精美,用省略号说明还有很多很多。最后写到“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是作者的感受。
   第二次再让学生写,他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连平时无从下笔的学生也能写的很好。部分学生写的也许还很稚嫩,甚至机械,但我真的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我想今后要继续注重学生的程式化仿写训练,特别要注重一些结构的学习训练,长此下去,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二.从经典句子学表达
   年年教语文,总都有这样的烦恼,很多学生句子写不具体,作文写不长,一句话就完了。今天咱就自己的做法说说点滴拙见。怎样把文章写长?我们先看个案例:
   句子1:他不知道这只黄鼠狼是怎么偷袭成功的,也弄不明白这只黄鼠狼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竟然大白天在人的眼皮底下偷鸡。
   句子2:他不知道这只黄鼠狼是怎么偷袭成功的,也弄不明白这只黄鼠狼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量,竟然大白天在人的眼皮底下偷鸡。也许是它是吃了豹子胆——但这是不可能的,只有黄鼠狼给豹子当点心的;也许它饿极了,才铤而走险;也许它从我身上没嗅出猎手的血腥味,只嗅出文弱的书生气,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这句话中的“也许”组成排比句,描写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或是对当前发生现象的原因的几种猜测。在我们作文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当某种意想不到的或者是搞笑的现象发生时,你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一下其中的原因。
   师:请同学们比较异同。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有意思。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他没有想到”。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强烈。
   我举了一个例子:她是我们心中的好榜样,竟偷了同桌的钱。你可以猜测一下偷钱的原因,用上“也许……也许……也许……”的句式。
   生3:她是我们心中的好榜样,竟偷了同桌的钱。也许她想给妈妈买礼物,也许是和同桌闹矛盾了,也许一时冲动,也许……”
   (想:生3是我有意喊的一个作文差生,她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坐下了,我感到高兴。学生想象的翅膀被打开了,句子写长了,相应的精妙语言应运而生。我想,不要给学生定的台阶太高,学写作文应该循序渐进。)
   三.从经典词语学遣词
   我近日教学人教版第九册语文中的《落花生》一文时,注意到一个字。课文最后一段“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得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这个“印”字用得非常好,但学生只说到句子更形象,更生动了,并没有说出所以然来。我就比划一个盖章子的动作,聪明的学生马上说出来了,“印”字不容易掉,抹不去。从而体会到用词要琢磨,要精确,表达效果会不同。
   总的来说,中年级作文应该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篇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怕写,会写,达到逐步提高的效果。
  
   宋丽,教师,现居湖北郧县。

从经典中学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