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2年第1期 ID: 139364

[ 柳艳青 文选 ]   

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

◇ 柳艳青

   从古至今,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向学习领域,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以关爱去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也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雨。
   二.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通过巧妙的形势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例如:识字本身是枯燥的,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学《语文园地》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天线宝宝吗?瞧,他们来了!”出示4个天线宝宝。“有位小朋友和我们大家一样,也特别喜欢天线宝宝,一天放学后,他背着书包来找天线宝宝玩。”接着出示“包”,让学生观察字形,想象它像什么?你怎样记住它?接下来,学习4个偏旁和“包”组合,组成4个新字,我把4个偏旁设计在天线宝宝肚子的屏幕上:“你们快来看,谁来了!”把“包”设计在那个背书包的小朋友身上,然后说:“好朋友见了面多高兴呀!快过来抱一抱!”这样一碰就出一个新字,再问学生:“你们看,草字头和包组成什么字?”接下来,几个偏旁一一和“包”组合,逐个演示,教学环节也由扶到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
   三.创设童趣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兴趣
   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设宽松民主、充满儿童情趣的学习氛围,调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切积极因素,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从而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通过读读、说说、写写、比比、画画、做做、演演、唱唱、动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我对拼音教学进行了点滴尝试:
   ⑴游戏 哪个孩子不好动?哪个孩子不爱玩。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上课做做知识性游戏是极为有效的。如“找朋友”——声母和韵母找朋友,组成音节,图片音节找朋友,单韵母找朋友组合成复韵母。“摘苹果”——“苹果”后面写上音节,拼读后摘取。演拼音剧,根据故事饰演字母角色。
   ⑵图片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怎样才能将难以理解的拼音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达到这一目的。
   四.以动增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与兴趣
   教育之父赫尔巴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比如: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尽情让学生“乐”。讲《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一课时,由于学生们表现欲望强烈,生动的表演使他们很快理清了课文线索,真正能领会到文章的主旨:“贪得无厌,不劳而获,将会一无所有!”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将快乐进行到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永远“乐此不疲”。
  
   柳艳青,教师,现居河北内丘。

让学生热爱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