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标点符号中,逗号有三种表示强调的用法,这些用法在实际应用中容易被忽视,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辨析。
【关键词】标点符号 逗号 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下以简称《用法》)对逗号用法的讲解比较简单,只讲了四种情况,其中有三种是表强调的用法。这些用法在实际应用中容易被忽视,应引起重视。
一是强调主语。“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句子内部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般不用点号断开,以免影响句子的连贯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强调主语部分,就用逗号停顿以表强调。例句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停顿后,就强调了作为陈述对象的主语部分,对其范围进行了限定。又如:
文明奥运,需要文明的观众;奥运文明,也在提升观众的文明。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由两个单句构成。在单句内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逗号停顿,两个分句分别强调了主语——“文明奥运”、“奥运文明”。
二是强调宾语。“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
句子内部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联系也是比较紧密的,一般也不用点号断开,以免影响句子的连贯性。但是当谓语动词是提示性动词(如看到、证实、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觉得、相信、发现、听说、知道等)时,就需要在动词和宾语之间用逗号停顿,以强调宾语部分的内容。例句在动词“看到”后用逗号停顿,起到了强调宾语部分(在例句中由一个单句充当)内容的作用。又如:
科学家证实,美国宇航局“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极地发现了水冰。
此句在提示性的谓语动词“证实”和宾语部分之间用逗号断开,起到了强调“证实”内容的作用。
三是强调状语。“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中的状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通常处在谓语中心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的前面,从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语进行修饰或限制,状语和谓语中心语之间一般不用点号停顿,以免影响句子的连贯性。但是有时为了强调状语部分的内容,要将状语提前到句首或推后至句尾,构成倒装以表强调,状语后面或前面的点号用逗号。例句将状语提前到句首,是为了从对象方面强调谓语动词。又如:
他吃力地站起来,慢慢儿地。
此句中的状语“慢慢儿地”作谓语动词“站起来”的修饰语,通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将其推后至句末,用逗号断开,强调了谓语动词的程度。
辨析逗号的这三种强调用法要特别注意《用法》的两点表述:一是“句子内部”,往往考查的是单句的内部构成情况;二是“如需停顿”,往往考查的是需要停顿以表示强调的情况。意味着应用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定,不可机械地一概而论。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