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老师要备自己的课,备出特色,应努力做到:活用教参;广泛吸纳知识,多渠道积累知识;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教学设计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适度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备课资源。用理论和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成就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
【关键词】备好课 特色备课 教学风格
教师若想上好课,首先得备好课,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功夫。如何备好课这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语文课堂容易死气,动辄会陷入暮秋的萧索中。语文的备课不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不是对教参的照搬,而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结构、能力要求,分析自己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素养、智力习惯等,并结合本地方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自己专业知识进行调动和发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时刻贯彻创新理念、自主意识。在备课的过程中,最珍贵的就是那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正如魏书生所说:“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以我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特长为主,用各家各派的理论和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成就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为了备好自己的课,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春意浓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活用教参。
许多人在未钻研教材之前,就抱着教参不放,先入为主,想“教参在手,跟着教参走,备课不愁”,“行不行,教参说了就行”。教参不是不可以用,要会用,用审视的眼光,批判的眼光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对自己的学生有用的东西。例如我在备《边城》课时,我注意到教参说:“小说的主题在于:作者在摹写边城人的生命形态和生活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作者推崇边城人的生活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而我看到在那个叫茶峒的偏僻而古老的山寨里,人们的物质生活很清贫,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看不到优美健康。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是孤独的,谁也走不进他人哪怕是最爱的人的内心;人性的纯朴并不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人都有所顾忌,所以本文让人读到更多的是沉闷、苍凉、忧郁,感觉这里的阳光并不明媚,这里的歌声并不嘹亮。所以我认为作品主题偏向于表现“隐伏的孤独感”。当然我的观点是要拿到课堂上要让学生来评判的。
2.博采广收,备课时得心应手。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更要加强学习,做个学者型的教师。教师要广泛阅读,不管是本专业的还是非本专业的都要涉猎。例如语文老师不仅要阅读中外名著名篇,有权威的教学专刊:《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中学语文》、《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心理学》……另外还要读一点关于历史、地理、生物、计算机等方面的读物,在合适的时候融入一些相关学科的辅助知识到语文课中,会使得语文课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多看还要多记,语文教师若不能将自己看到的珍贵的东西进行摘录,然后将其整理,使之系统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那么这样的语文老师注定是个肤浅的教书匠。另外还有音乐、美术、舞蹈、刺绣等等技能也尽可能掌握一点,在合适的时候露一手会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会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使学生敬其师、亲其师、信其师。
3.创新意识要深入备课中。
人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别里科夫的形象,除了教参上提到的保守、顽固、害怕变革、抵制新事物的特点之外,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他的性格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是沙皇制度。所以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旧制度的牺牲品,毕竟是旧制度太令人窒息,高压制度下的人太容易受伤害,所以别里科夫出于自我保护,甚至也想保护别人的利益,才会上演一曲曲啼笑皆非的悲喜剧,所以从某种意义说他的本性有善良的一面。备课时就可以设计一道这样的讨论题:你眼中的别里科夫是何等人物。再例如《荀子》文章中说到大自然一切现象可怪不可惧,那么天灾究竟可怕不可怕呢?这个问题就可以拿到课堂上讨论。明确天灾不可惧那是荀子一己之见,也许他没有见过海啸、地震在瞬间发生对人类的威慑力量,以及其对生命的吞噬、对家园的破坏的可怕程度。在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回忆印度洋海啸和汶川地震的悲惨场景,从而辩证地理解荀子的观点。
4.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备课时设计出真正具有时代性且能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方案。例如我在备先秦诸子散文时,我设计一道题:如果孔子、孟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们现在还活着,谁能活得更得志?通过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自行研究学习,了解先秦诸子们的哪些观点现在是可取的,哪些观点有时代的局限性。
5.适度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丰富备课资源库存。
高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莫大的方便,我们备课时也要跟紧科技步伐。其中之一的网络资源就是我们教师备课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资源,合理利用网络会开阔我们眼界,带给我们许多出其不意的惊喜。备《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我认为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衣履佩饰学生不会看的懂,于是就在网上下载“孔雀东南飞”的影片,截取刘兰芝盛装出场时的形象以备上课时学生疑惑时用。我在备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课时,我在网上下载褒禅山山洞里不同方位的照片,非常奇险瑰丽,学生看到这些会对游者的半途而废给予一定的理解,也对作者事后的遗憾给予一定的同情。另外地方文化资源也可适时利用。学习《游褒禅山记》前,为了使学生对作者王安石有深刻印象,我还将学校附近石牛古洞崖壁上当年王安石留下的石刻用DV机拍下来,以备课堂上介绍王安石生平事迹时用,因为他有在我们潜山(古称舒州)任通判的经历,在此期间与其弟王安国拥火游山谷流泉,寻幽探险,在此刻石记事并赋诗一首:“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总之,备课如同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为了让这件艺术品臻于完美,就应该多琢磨,多花心事,用自己的智慧、思想、学问、心血、热情,秀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问君课堂那得春意浓,惟有功夫在备课中。
作者单位: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