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占的比重很大,阅读复习、考试为什么效率不高?笔者根据多年从教的经验对此进行了反思。要提高阅读成绩,有赖于建设阅读大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方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 效率 途径
怎样建设阅读大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感知社会,产生感慨,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正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阅读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阅读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受兴趣支配的。兴趣是“爱学”的老师。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教法,创设乐学氛围,如巧设问题引趣、多媒体教学激趣、表演教学激趣等。实际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无庸置疑,凡是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学,成绩远远超出没有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差的学生。
二、加强阅读指导
不管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跳读”,还是“品读、参读、研读”,教师的作用始终应是“导读”。导读法,是以学生自读为中心,以教师的主导为条件,师生相互作用的阅读教学方法。它的教学价值在于使学生由学习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信息,实现学习的迁移;着眼于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运用导读法,教师要在“导”上下功夫,教师的导,要把握方向,指出重点,突出关键,化解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想象,引导和不断疏通学生学习的思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讲究导法,“导”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做分析示范,定自读程序,设问置疑,介绍资料,提供范例,指导读书方法等。阅读教学中学法指导的途径应是“以学法诱导教法”和“让教法直接转化为学法”。总之,要教会学生读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突出思维训练
阅读教学中有很多误区,其中一条就是“教学方法上重盲目的知识传授与训练,轻思维过程、思维方法的引导与点拨”。这样无疑使阅读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困境,学生阅读兴趣被无休止的识记与训练冲淡了,课文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到头来学生获得的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改变这种解剖式的分析讲解教学方法,把教学中心转移到思维过程、思维方法上来,做到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阅读教学的归宿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方法,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一是紧扣课题质疑,展开思维;二是把握思路,理清层次,发散思维并训练思维的逻辑性;三是抓关键词,挖掘句子含义,训练思维的准确性;四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通过想象情境,训练思维能力的形象性;五是精心设计各种练习,读写结合,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还要教会学生“推测思考”“延续思考”“喻意思考”“类比思考”。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达到叶老指出的“语文教本只是例子。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提高阅读品位
开设阅读实验室或开设阅览课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形成师生高度重视课外阅读的观念。为此,我们订阅了《中学生世界文学名作欣赏指津》《现代文阅读精选》,人手一册,还精选了几十套有针对性的现代文训练题。其次,“硬化”课外阅读任务。根据学情给每个学生开列必读篇目制定阅读计划,定期检查督促,确保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再次,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第一是激发阅读兴趣,尤其是科技说明文、社科文和名著的兴趣;第二是端正阅读方向,保证课外阅读的健康性,进而提高阅读的品位;第三是传授阅读方法,点拨阅读思路,如积累阅读、探究阅读、分析阅读、比较阅读、渗透性阅读,在动中求思,思中求巧,巧中求快,快中求活;最后是及时总结和评定阅读成绩,形式是调查统计阅读篇目和字数;检查评比阅读卡片、读书笔记的数量和质量;举行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展览优秀阅读卡片、笔记;表彰课外阅读先进分子等。
另一方面向学生推荐专业性强、指导性强、可读性强、品位高的《语文世界》《作文指导》《中学生写作指导》《语文报》;充满青春气息的《中国青年报》《中学时代》《青春潮》;弘扬时代主旋律,高唱改革之歌的《半月谈》《新华文摘》以及《战争和人》《平凡的世界》《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确保他们行走在阅读大课堂健康的快车道上。
作者单位:广西临桂县六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