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1年第8期 ID: 134684

[ 熊丽玲 文选 ]   

中学生写作问题探讨

◇ 熊丽玲

  【摘 要】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怕写和不会写的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阐释了作文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并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积累文章素材等两个方面,论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用 兴趣 积累
  
  我们知道,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是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意义重大。
  一、写作文的作用
  1.写作文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组织能力
  作文是需要思考的,学生拿到作文题后必须思考文章的结构,同时把掌握的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作文。
  2.写作文可以锻炼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作文前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积累了一定的材料之后才能够分析决定在具体的写作中什么资料合适,什么资料不合适。
  3.写作文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拓展思维的能力
  中学生的思维很开阔,他们的脑子里充满着各种奇思妙想。写作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敞开思想,任意想象的天地。
  4.写作文可以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应该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文章是因为它流露了真实的情感、思想、描写了真实的生活,要让他们明白只要是真实的就是美的,学会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二、作文面临的问题
  1.不敢说出自己的话
  当前,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写扭曲的作文。比如说,有个学生写了一篇《妈妈,我恨你》,说妈妈打麻将,他很愤怒。老师看了吓了一跳,忙跟家长沟通,才发现原来孩子是为了使文章冲突激烈些虚构出来的。
  2.一味强调语言优美
  很多老师对孩子的作文要求是“宁可浓妆粉饰,也不素面朝天”,一味强调语言优美,使作文出现严重的成人化倾向。
  3.老师引路不该当“门神”
  最初的作文练习,就如同最初学步一样,必须有大人拉他一把,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家长应该是习作的引路人,而不是写作殿堂旁的门神。
  4.学生作文差多因老师读书少
  很多老师以为,自己怎么样也比十几岁的孩子知道得多,就不肯多学习。事实上,孩子是一碗水,老师只拿一碗水来和他们碰是不行的,老师至少得是一桶水,甚至更多。
  三、改善中学生写作问题的对策探讨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中学生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上作文课时用富有魅力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并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勇敢地写。通过这样形式的训练,学生既感兴趣,写作能力又得到了提高。
  (2)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根据学生喜爱表扬、鼓励的特点,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的特点,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写作兴趣。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2.注重平时的写作积累
  写作兴趣培养起来了,只能说我们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接下来就要进入第二步:积累。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正反两方面都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生活中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和学习写作的技巧;多看,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那么,如何引导中学生实现写作的积累呢?
  (1)多看书
  帮助学生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多阅读能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爱好。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们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虽然他们不一定都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是有所感悟。
  (2)多读书
  学生读书必须是大声地朗读,读的时候应该感情丰富,包括语调和语气。特别注意要让学生读一些古文和散文。重点句子要求背诵。这样就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有助于在写作时灵活运用。
  (3)多观察
  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事物。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虽然不能事事观察,但要学会让学生多观察事物。教给学生用眼睛捕捉生活的点滴细节,用耳朵聆听万事万物的声音,用手触摸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用鼻子嗅出各种气味,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用心灵品味四季更替喜怒哀乐人情冷暖。
  (4)多讲解
  对好的文章,要将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讲给学生听。要精讲细讲,同时让学生学会到现实生活中去感受。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一篇美文,在学习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仿照文章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景。
  (5)多指导
  文章的开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规定模式,只要符合提要就行。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往往在写作上不会写开头。开头一般要求简明,不落俗套。文章结构要理清。结尾要出彩。
  (6)多学习
  看看别人是怎样写作文的,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提倡的是我手写我心,只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从书本中思考从生活中思考,投入地思考,用心地思考,辩证地思考,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文还难吗?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高二中。

中学生写作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