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有很多汉字的字音由于距离我们今天的时代久远,致使我们今天把握起来有了些难度,以致我们教学时不知应该如何读,甚至在教材注释中有些古汉字的读音也值得商榷。
在《长亭送别》的曲牌[滚绣球]中,有一句“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表达崔莺莺对张生的无限依恋之情。其中“迍”的字音,鲁教版(必修五)注音为“chǎn”,意为“行动迟缓的样子”;2004年人教版教材注音为“tún”,意义也为“行动迟缓的样子”。而200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迍”则读作“zhūn”,义项有二:①形容迟迟不进。②困顿不得志。结合文意,当取义项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屯”其中一个义项注作“zhūn”,作“艰难”讲。并举一词“屯邅(zhūn zhān)”,意为:遭遇困境。又写作“迍邅”。因而,笔者认为人教版和鲁教版教材对“迍”的注音有误,“迍”字应当读作“zhūn”,并且与“屯”有相通之处,义项可以理解为“艰难,行动迟缓”。
其他类似的例子,如《孔雀东南飞》一文中,“便言多令才”的“便”,2004年人教版教材注音“biàn”,义项为“敏捷”。而鲁教版(必修五)教材却注音为“pián”,义项为“善于言辞,很会说话”。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便嬖不足使令于前”句“便嬖”注音为“pián bì”,解释为“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便”注音为“pián”,义为“能说会道”。根据这两句的具体语境,笔者认为人教版教材的注音是错误的,“便言多令才”的“便”,应当读“pián”,意义为“能说会道”。
因此,对于古汉语汉字的读音,我们应当多方查证,谨慎对待,以更有利于教学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济南市长清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