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8期 ID: 360578

[ 武秀敏 文选 ]   

指导学生写作的五个关键点

◇ 武秀敏

   对于作文,学生几乎到了“谈写色变”的地步。如何攻破这一“堡垒”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指导学生写作的五个关键点。
  
   一、兴趣是动力
  
   要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洞察客观事物的奥秘,由此使学生想表达,乐于表达。如组织学生参观奥运场馆。奥运会第一次在中国举办,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兴趣盎然,他们对每个场馆都很感兴趣。通过仔细观看,细心体会,当写对奥运场馆的所见所感时,他们就会轻松运笔,妙语成文了。
  
   二、细微是关键
  
   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差异,往往都表现在极其细微之处。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关注生活,精于写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小事更能显示写作者对事物的准确把握和对事情的深刻思考。如魏巍的《我的老师》,文中虽只写了七件“我”与老师相处的小事,却生动细腻地反映了师生间深厚的情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有小事发生,若不留意它便会倏然而过,你若抓住它,便能从表象洞察其本质。
  
   三、矛盾是挖掘点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从分析矛盾的构成及性质入手,往往能挖掘出事物的某种本质特征来。如一个学习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同学,突然抄袭他人的作业,细想一下,这个同学一定是遇到了什么让他烦心的事,才会出现如此变故。生活中反常现象很多,若善于挖掘,往往就是一篇好文章。从矛盾或反常入手,还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四、情感是基础
  
   作文离不开思想,思想常与情感相伴。人的感情是纷繁复杂的,有赞美之情、后悔之情、思念之情、向往与憧憬之情,也有忧愁和痛苦之情,心烦意乱或对美好事物的遐想等等。有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才能真切感人。如一位同学在返校前对妈妈的叮嘱顿生反感,出言不逊,顶撞了妈妈,到校后他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愧疚不已,他将之写了下来,把母子深情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一篇佳作。又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同学们看到曾经那么秀美的山川,那么美丽的家园毁于一旦,他们用手中的笔表达对美好家园被毁坏的痛惜,写出了许多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五、写法是助手
  
   如果说山的美丽在于峰回路转,水的风采在于风起波生,那么文章的巧妙离不开写作手法的运用。写作手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其中心思想的表达。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荔枝蜜》《白杨礼赞》等文,作者就使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情节波澜起伏,充分表达了对事物的赞美之情,实现了写作目的。在我们的写作中,巧妙、准确、灵活地使用一些写作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要写好作文,绝不只以上五点,但抓住了这五点必将为学生的作文插上翅膀,有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指导学生写作的五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