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路上,任微风撩逗着自己黑色的发丝,脚步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就这样沿着弯曲的小路走下去,也许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尽头。
也不知道漫步了多久,我终于伫足在那个曾经伴随自己成长的校门口。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蚀,这个坚固的大铁门本应该爬上一层劣迹斑斑的锈,但是我知道,这校门永远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渐渐凋零它昔日的光彩。清晰可见的,是蘸有银漆的毛刷在上面留下的痕迹,或明或暗,在太阳的照耀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芒。那血红的墙砖上嵌着的铜黄色的大字又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哦,这座在我人生道路上已渐行渐远的校门,我们又一次相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五彩的风筝,在这片湛蓝的天空下飘荡,也许学校就是那根牵着我们的线吧,虽然这线不断地加长,我们彼此越来越远,但又在冥冥之中,这线始终牵引着我们的心。无论我们是翻过高山,还是越过海洋,这线上的温度是永远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降低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沿着这线所牵引的方向,回到最初的那个起点,就像是我现在站在这校门口一样。
那个校门曾多少次在我梦中浮现,梦里的我涟洏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叫我怎样忘记它的存在?每当清晨的那一抹阳光斜射入校门,便是我们梦想征程的新的开始;每当第一滴朝露从翠叶上滑落,我们的理想开始从这校门口升起,无限地向上蒸腾,膨胀;每当第一缕清风吹进校门,我们懵懂的思想也就随之一起驰聘遨游了。清脆的铃声又敲响了新的一天,我站在校门外透过这扇门向里张望,寻觅着我们往日的身影,只是这身影此时已经延续给了学弟学妹,在他们身上散发着和曾经的我们一样的浅香。校门还是踩着平日的时间上了锁,但锁不住书声的琅琅,锁不住老师的辛勤教诲,锁不住年轻的我们在操场上肆意的奔跑,锁不住曾经从这里走出的孩子对它的思念。
其实年幼的我们有时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恩情,什么是真正的温暖,就像无知的我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站在这校门口仰天长叹,逡巡不前。背着硕大的书包,耷拉着脑袋,外表看似平静的我,内心的思潮却早已泛滥开来。一方面,梦想的交响曲在校园里召唤着我的心灵,另一方面,那漫天飞舞的试卷,在白炽灯光下翩然起舞,沙沙的粉笔灰从黑板上悄无声息地飘落……这一切一切的生活剪影又让我的心胸拥堵,想要吐露却不能够。但我最终还是高昂着头颅,饱含着自信走进了这个校门。因为我知道,是春蚕,就终将要吐纳新丝;是飞蛾,就终会扑向那熊熊烈火,为着心中的光明而奋勇向前。我们,一届又一届地从这里走过,将汗水洒向校园里的青树,将辛勤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已不再是那群仰望天空的小孩,再次站在这校门口,会眺望到枝头已是硕果累累,茂盛而充实的一片秋景。
喜欢仓央嘉措的那首诗:“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我又向着校门口走近一步,抚摸着它的肌肤,呼吸着它的呼吸,久久不愿离去。黄昏下的你有着别样的美丽,或是沉重或是温馨,抑或是裹着我对你的眷念与不舍。然而,我们又终将要离开,辗转于下一个校门口,在那里怀想着我们昨日的拥有和明朝的奋斗。
我向这校门深深地鞠上一躬,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
学校:湖北襄樊市第三中学
导师:彭洲鸿
点评:作者伫立在曾经伴随自己成长的校门前,思潮翻涌,往昔的快乐时光一一浮现眼前。她追忆在那座校门里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并不为离开而伤感,因为人生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精彩,昨日的拥有会给明朝的奋斗增添动力。文章文笔优美,构思巧妙,字里行间饱含感恩之情,值得细细品读。(陈青山)
(本文获第十一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