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丝绸之路”的名称由西方人提出,并非更名的原因;更名的原因是命名者只站在西方的角度,不能准确反映“丝绸之路”的实际情况。)2.A(划线句中没有“命名问题”和“玉石之路”的命名的意思。)3.D(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解释的差异,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4.C(“所运送的货物不同”与“知名度不能相提并论”两者间没有因果关系)5.C。“怜伤”是哀怜、同情的意思。6.B。A项两个“于”字都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B项①句的“乃”副词,相当于“竟”;②句“乃”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就”。C项“为”字是介词,相当于“给”。D项“以”字是连词,相当于“而”。7.B。省略的应是“上”,而不是 “意”。8.答案:C。②说明钟的升迁情况。⑤说明钟离意清正不受赃物。⑥钟离意的“仁于用心”使建父受到感动,这是对钟离意的侧面描写。9.D。原文中未交代交阯太守张恢贪赃枉法案是钟离意破获的。10.①钟离意就让弘农县给囚徒们制做用来御寒的衣服。②如被治罪,是因我放犯人回家的,我守信用不牵累你们。③把所赐的珠玑全部放在地上,并不拜谢皇上恩赐。④钟离意亲自隐恤,经营供给医药。11.首联以对比手法,描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花却像独凝地下的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有力地反衬出梅花“孤根暖独”的性格。12.不可以。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也起到了点题作用。用“数枝”则不能显其“早”。13.通观全篇,首联“孤根暖独”是“早”;颔联“一枝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尾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首尾一贯,处处紧扣“早”字,很有特色。14.寄托了诗人的理想: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15.这首词使惜别之情层层推进,从而表现出同友人的深情厚谊。16.以乐景写哀情。这首词是作者春日与友人在洛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的。上片写同游,写出了春日的美好,可友人刚刚会面又要匆匆离去,只能天各一方了,花开繁盛却无人共赏,在下片中透露除了作者深深的惜别伤感之情。17.湖泊的清凉正可以平熄城市虚火,抹去躁动,扬起真性情。(抓住“湖泊”与“性情”的关系来答,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18.“浪漫城市”是指消费至上、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城市浪漫”是指能够体现生命本真性情的城市精神。19.作者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有人写到城,水性的魅力可以驱除人心中的阴影,同理水也可以消解城市的浮躁,回复城市的本色。(也可以说为下文作铺垫。)20.写法:运用对比的写法,将物化城市中看似洒脱的人在规范下的浪漫和与水亲近的诗意的毛泽东先生对比,凸现“浪漫”的真实含义,即人的真性情。作用:收束全文,揭示主旨,升华主题。(写法会有多种,符合文章题意实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