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421

  

最完美的俘虏

◇ 陈 娟等

  疑心从何来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他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其实,如果你不能给予百分之百的话,你总是会怀疑别人是否给予了百分之百。拿出你百分之百诚心对待所有事情,然后睡个安稳觉吧。
  
  扣好自己的扣子
  
   一次,阿拉巴马州红石军工厂举行阅兵仪式。检阅官是位上校。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但当上校走到某位士兵面前时,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突然厉声命令道:“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那位士兵非常慌张,结结巴巴地问道:“现在吗?长官?”“当然,马上!”军官回答。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上校衬衫口袋的扣子扣上了。这位军官一眼就看出了年轻士兵制服上的问题,却丝毫没留意自己制服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别人的缺点像缺了颗牙那样扎眼,对于自己的缺点却总是难以觉察。
  
  药店老板也得活下去
  
  在一个有众多名流出席的晚会上,已失去昔日风采,鬓发斑白的巴基斯坦影坛老将雷利拄着拐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主持人开口问道:“您还经常去看医生?”“是的,常去看。”“为什么?”“因为病人必须常去看医生,医生才能活下去。”此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 主持人接着问:“您常去药店买药吗?”“是的,常去。因为药店老板也得活下去。”台下又是一阵掌声。“您常吃药吗?”“不,我常把药扔掉。因为我也要活下去。”台下大笑。
  
  最完美的俘虏
  
  一位红军女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和部队失去了联系,而且她打光了子弹。就在这时,她被一个国民党男兵发现了,他用枪口对准了她,让她投降。女兵视死如归。男兵动了恻隐之心,他望着女兵说:“给我做老婆吧,我可以不当兵了,和你过一辈子。”女兵说:“我宁愿死。”男兵说:“我给你当丈夫,我会保护你一生。”女兵说:“别妄想了,你还是打死我吧。”男兵举起枪,但实在不忍心开枪,说:“一个男人拿枪杀死一个女人,我做不到;把你带回去你还不如死呢。我想救你,可我该怎样才能救你呢?”女兵望着他说:“除非你做我的俘虏。”男兵放下枪在那想了很久,说:“你不怕死我还怕什么,好吧,我投降。”女兵接过枪,同男兵一起走了,他们找到了红军队伍,男兵也参加了红军。
  
  胜利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在一次关键性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一位北方军支持者激动地对林肯说:“南方军死了2000人,我们只死了800人,我们胜利了!”林肯听后,沉下头,难过地说:“我们没有胜利,我们死了2800个同胞。”
  
  代沟
  
  有记者问我与上代新闻人是否有代沟。我想起几年前在《新青年》的时候采访画家吴冠中,他说:“徐过在的话,我要请他喝茶聊天,张大千来,对不起,不要见的,我觉得话不投机,有代沟。”学生让他讲讲,他说:“漂亮和美不同,漂亮讲的是那个质感、细腻,美往往是造型艺术里面的独特性,构成美,这两个不一样。我觉得张大千的就是漂亮,像《飞萧楼》。潘天寿的是美、感人。”他又解释:“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的,是以思想来划分的。”
  
  补丁的位置
  
   初春,新婚的埃米莉随丈夫搬到一个小镇定居。荒废多年的花园让埃米莉不甚满意。她决定请一位花匠,于是就在报纸上登出了招聘广告。第二天,来了一高一矮两个应聘者。两人都彬彬有礼,说起话来也都很在行。正犹豫着,埃米莉突然看到邻居太太在自家前廊冲她打手势,示意她雇那个矮个子花匠。矮花匠果然能干,没几天,七零八落的小花园,就变得很有几分景色。 不久,埃米莉到邻居家做客,就问起这件事,邻居太太笑着说:“雇花匠要看他的裤子,不是他的脸。他们都是外地人,我以前也没见过他们。但我发现矮个子花匠的裤子挺新,却在膝盖的位置有许多层补丁。高个子的裤子很旧了,膝盖却完好无损,倒是屁股那儿缝了不少补丁。我立刻就知道谁整天跪在地上干活了。”
  
  动物能预知自己的死亡
  
   在自然界中,有不少动物具有预知自己死期的本领。狮子若患上重病,便照例要躲进一个平日没有涉足过的洞里,并事先准备了食物放在身边,食物吃完之日,便是狮子死亡之时。大象预知自己将要死后,会选择一块最神秘的地方,到那里去等死。生活在刚果高原的黄毛狼,它们在临死前,都要挖好墓穴,一旦跳进了墓穴,不出半天就死在里面。动物能预知自身的死期,这是由于它们的生理变化引起的。也就是说,动物有了病,生理就发生变化,它们就根据这种就变化的强烈程度,能预感到在什么时候死亡。动物预知自己死期,并不神秘。
  
  真理和生命
  
   哲学家问儿子:“你长大想干什么?”儿子说:“放羊,大家都放羊,我长大了也放羊。”哲学家摇了摇头说:“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长大后应当当学者,做学问,这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有一天半夜,突然发大水,村子里的人纷纷往高处跑,哲学家却发现儿子一个人往低处跑,哲学家喊住他,问何故,儿子困惑地说:“你不是说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搞得哲学家目瞪口呆。沉默了半天,哲学家才缓缓地说:“真理确实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生命却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面对灾难,逃生是人的本能,大家都去的地方就是生命的出口
  
  苏东坡画石
  
  苏东坡曾画过一幅怪石图,因为显得过于沉寂,感觉了无趣味,于是请画家李公麟替他出主意。李公麟二话不说,提笔画了几片随风摆动的竹叶。寥寥数笔便使画面活泼生动,——几片简单的竹叶,就像生命掠过的痕迹,在一片宁静中顿时使画的意境开阔了许多。
  
  专家和工匠的区别
  
  太行山一景区的宾馆,门前做成了弧形的坡道,以方便小轿车上去下来。可每到下雪天,人和车都很容易打滑,遭到客人的屡屡投诉。宾馆经理接到门童的汇报,立即组织专家研究对策。专家团队集中了建筑、服务、礼仪等诸多方面的权威,经过多天研究,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斜坡处安装红外线遥感系统,每当天气达到一定条件时,斜坡两边的的护栏上安装的水龙头里,就会喷出盐水。盐及时融化了冰,地面不再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虽然前前后后花费了数百万,而且以后还要随时准备盐水,但经理认为很值得。距这家宾馆几公里之遥的另外一个景区,也建了一个宾馆,是私营的。下雪天,他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板找到一位工匠,工匠看了看,动手用铁凿子在坡道上凿出一条条横纹。地面整体并没有被破坏,但人和车上下时因为有横纹防滑,再也没有出过问题。组长给了工匠30块钱,工匠高高兴兴地走了。
  
  步伐与人生
  
  教授应邀去一个军事基地演讲,到机场迎接他的是一个叫拉尔夫的士兵。在两人去取行李的途中,拉夫尔先后三次离开了教授:第一次是去帮一位老奶奶拎箱子;第二次是将两个小孩举起来,让他们能看到圣诞老人;第三次是为一个人指路,每次回来,他的脸上都挂着微笑。教授问他:“你是从哪里学到要这么做的?”拉夫尔回答说:“在战争中。”然后他讲述了自己在越南的经历。当时他们的任务是排雷,他亲眼看到几个亲密的战友倒下去。他说:“我要学会一步一步地生活,把每一步都当成是整个人生。”
  
  做树和做草
  
  我做学生时,成绩一般,自己不努力,老师想帮我也无从下手。可当我成绩渐渐出色之后,老师也对我有了信心,开始关注我,帮助我,更严格地要求我。我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老师对我的关注度和热情也越来越高,直至把我送进大学。有位哲人说:“宁可扶树,不能扶草;草不成气,树可成材。”别人瞧不起你,鄙视你,怎么办?去做出成绩,让他尊重你,敬重你,甚至愿意在你以后的路上帮助你。
  
  被盗的图书
  
  在法国戈尔德曼出版社的书店里,每年都有大量的图书被盗。通常,每年年终被偷图书的名称和数量都要登记并悬挂在书店,以起到警示作用。一天,出版社的负责人巡视该书店,看到被盗书单后突然激发灵感,决定重版被盗图书。法兰克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世界性的书展,书展上,每家出版社都要使出各种手段推销自己的图书,戈尔德曼出版社只展示了一份“被偷窃次数最多的十大法文书籍”名单,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书商前来订货,成为书展上的最大赢家。
  
  难度大的书
  
  图书馆的一个管理员对馆长说,有些书因为太难读懂,从来没有人看。馆长把那些书都收集在一起,放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上面还放了一块牌子:“告诫——这些书难读,需要高深的学问。”不久,这架子上的书很快就全部被借出去了。
  
  闪光点
  
  有人问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孔子说:“颜回比我贤明,子贡比我善辩,子路比我勇敢。”人又问:“他们都比你强,为什么还会认你为师呢?”孔子说:“他们以我为师,不是因为我比他们更贤能,而是我能让他们去掉缺点,发扬优点。”孔子面对三千门徒,总能看到最亮的闪光点,或许正是这种眼光,才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佳话。看到微瑕,更能看到白璧,这可能就是圣人的思想穿越千年时空依然长青不衰的原因。
  
  爱杀
  
  一位妇人来向我哭诉,她的丈夫是多么粗暴,无情,哭到后来说恨不得他早点死,今天就死。我听出妇人对丈夫仍有爱意,就对他说:“通常我们非常恨,希望他早死的人都会活的很长久,这叫怨憎咒。往往我们很爱的,希望长相守的人,就会早死,这叫爱别离。你希望你丈夫早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拼命去爱他,爱到天妒良缘的地步,他就活不了了。”“可是,到那时我又会舍不得他死了。”妇人疑惑道。“愈舍不得,他就死的愈快。”我说,妇人突然笑了起来,好像找到什么武功秘籍似的,欢喜地离开了。
  
  真实看法
  
  爱因斯坦很喜欢孩子,只要有机会,他总习惯和他们亲热一番,一次,一位崇拜爱因斯坦的年轻人把自己18个月大的儿子介绍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当孩子抬头看到爱因斯坦那张颇为怪异的脸时,忍不住大声啼哭起来,这使年轻的父亲非常尴尬。可是,爱因斯坦却丝毫没有生气,他慈祥地抚摸着孩子的头,风趣地说:“这么多年来,他是第一个把对我的真实看法直接告诉我的人。”
  
  大师也混日子
  
  人并不总是每天过得紧张充实的,就连我们称之为大师的人也有混日子的时候。下面这几则文字就是胡适留学美国的日记,大家不妨看后一笑。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7月13日:打牌。7月14日:打牌。7月15日:打牌。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7月17日:打牌。7月18日:打牌。
  
  郭子仪尊重小人
  
  唐代的郭子仪十分通晓内方外圆的艺术,经常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的小人来见他,纵然这些人的地位很卑微,但郭子仪也一定会接见,而且一定坐得很端庄,穿上礼服以表示尊重。他的一些朋友认为他太郑重其事,郭子仪回答道:“这些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还很会巴结,不能得罪,否则他们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这话后来果然应验,擅长巴结的这些人掌权后果然有仇必报,郭子仪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就得益于他平时不忽略小人。

最完美的俘虏
目录

  •  / 方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