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299

[ 陈蕾 文选 ]   

本月作文模拟题

◇ 陈蕾

   一.作文题目
   十年前,武汉化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肄业的王刚离家“打工”,一去便杳无音讯。十年后,重病缠身的他被救助站送回家。大家才知道这些年他基本都没有租过房子,待在网吧或游戏厅,靠打游戏卖装备谋生。到去年11月,他已同时拥有20多个《地下城与勇士》的账号,其中有5个账号都在55级以上(最高级别为60级)。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王刚都是村里最聪明的孩子,成绩优秀,活泼乖巧。高中二年级迷上了电子游戏机,并逐步发展到逃学的地步。大学二年级,王刚沉迷网络游戏,长期旷课,多门功课不及格。10年没离开过网吧或游戏厅,回家一星期后死亡,临终说了一句“真有意思”。父亲问儿子是什么有意思,回答是“你不会知道的”。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写作导引
   清人刘熙载说:“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致手忙脚乱。”(《艺概》)强调“意在笔前”,方能从容不迫地写文章。这则材料,可以读出很多层意思。简单一点的,如“打网络游戏可谋生”“网络游戏危害大”“网络游戏害人性命”。复杂一些的,父亲“不会知道的”、“真有意思”的是什么?是“网络游戏”,还是“生活”?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实际,我们一般会选择“网络游戏危害大”“网络游戏害人性命”。这样的立意是准确的,是符合命题者的意图的。但是,一篇好文章的立意往往是立足人生,立足社会,是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思考,是对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并且表达的情感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当所有人的想法都集中到“玩网络游戏是错的”这个层面时,这个立意便是平常的。如果要出新意,就要问问现实生活中玩游戏的人(包括成年人和青少年)。为什么这么多人在玩,并且乐此不疲,甚至有些人还玩出了极端的不可挽回的后果。除了游戏本身吸引人,还有什么值得留恋不舍的?当我们的思维从正统的观点转到这个角度时,立意就新了。
   三.示范作文
  网络游戏的意义
  寿恬雨
   我不止一次地思考网络游戏的意义。
   向来,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智的人,所投入的东西即便不是内涵深刻,也该是有些价值的。可在网络游戏面前,在整个假期的闲暇面前,我对两者的紧密结合感到无所适从。
   早晨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吃饭,想着网络游戏里那热闹的聚餐;走路,念着网络游戏中人物奔跑那帅气得可笑的样子。现实中的景物,印到脑海中,就成了网络游戏。仿佛除了睡眠,我的生活被网络游戏填充得毫无空隙,就连睡梦中那无聊的空想,也由篮球高手逐渐演化为游戏达人。
   但关于网络游戏的意义,我虽苦苦思索,仍旧找不到答案。我曾想过离开,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我都能忽略不计,可是情感的投入,却让我无法抽身。它让我一坐在电脑前,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那不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不会有住宅中的形单影只,终日只能传出欢快而空洞的音乐;不会让人在喧闹的大街上,突然感到一阵与世隔绝的寂静。那里有豪爽热忱的朋友,整天与你围在一起喧闹,肆意享受着原本并不多么有趣的活动。那里也并不是一个大人眼中血腥暴力,终日打打杀杀的世界,而是一个弥漫着爱心,不会因为帮助别人而妄受责罚、和谐愉快的世界。
   渐渐明白,我不是无从得知网络游戏的意义,而是不敢去思考。害怕那个残忍的结果会让我从内心开始抵触这我原本热爱过的事物,那会让自己陷入到怎样的一种矛盾中!
   可事实就是事实,它不会因为一个小男孩无知的妄想而刻意地去改变。
   网络游戏,除了娱乐功能,究其本质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说出这句话,意料中内心的纠缠并没有出现,反到有些许如释重负的快慰。那积压在内心深处使人感到畏惧的臆想,一旦放到阳光下,细细揣摩,也不过是一段微妙的心理成长史。或许沉迷于网络游戏,除了其本身的吸引力,也有一个少年在特定时期的特殊需求。在渴望被关注的夙愿没有实现时,在看似开朗实则孤独的环境中,在那小小叛逆心理的推波助澜下,少年总是在寻求着另一种满足,即便它是虚拟的。可内心深处的快乐,却从未显得虚幻。也正是那种情感上的真实,成为网络游戏最大的魅力。
   网络游戏,并不算是可怕的毒品,也无需用猎奇的心理去尝试它。尝试了,即便沉迷过,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现在,我更注重现实的生活,现实的朋友,现实的情感。
   当然,回望过去,那一段经历将是人生中独有的体验,而那份感情,也会深埋心中,成为甜蜜的种子。
  

本月作文模拟题
目录

  •  / 杨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