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287

[ 陈筱萌 文选 ]   

我所热爱的语文

◇ 陈筱萌

  
   时下,有的人认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考试前临时看看就行了。”也有人说:“语文是一包可有可无的味精,一曲并不动听的民谣,一部陪伴木鱼的经书。”——面对这种现状,我觉得该为我所深爱的语文说点什么了。
   我坚决反对那种轻视语文的观点,那是对语文的践踏和亵渎。
   我所热爱的语文,是一条激情澎湃的长河。它使人恬适,使人酣畅,使人心神荡漾。它让人体验到《陈情表》悲悯动人的情愫,《祭十二郎文》泣血带泪的深情;“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激愤,“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忧愁;《再别康桥》的缠绵,《致橡树》的忠贞……
   我所热爱的语文,是一轴奇异的风景画卷。浓郁的文化古韵浸透《故都的秋》,朦胧醉人的《荷塘月色》似真似幻;更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的兰亭,俊雅清幽;与赤壁同唱“大江东去”,和夕阳共吟“小桥流水”……这里有美的结构,美的思绪,美的语言,美的韵律……
   我所热爱的语文,是一次舒适的心灵旅行。思索《药》与《祝福》的深沉思想;感悟柳宗元《愚溪诗序》的大智若愚、《赤壁赋》中的乐观旷达;体察《花未眠》的理性之美,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诗情、《长亭送别》的画意;感受《雷雨》中美与丑的对比和较量……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明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庄子的逍遥云游,魏王的老骥之志……
   语文,是一种怀念,一种饱含泪水的怀念。李清照慨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普希金吟诵“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人间最为缤纷的音符,在怀念中得到了极致的凝固,凝固在泪痕斑斑墨香缕缕的竹简上,绢帛上,白纸上,凝固在倾诉对象的耳畔和心扉,而使它凝固的正是语文。可想而知,语文的一点一提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折一钩,都是人生感情的触角,都是灵魂挣扎的见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生活着,怀念着,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由语文贯穿着,表达着!
   语文的本质是生活。史铁生在地坛中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汪曾祺对胡同生活和文化念念不忘,川端康成在花未眠时,记录了美的无限,马丁路德金的一个梦想,为千千万万黑人铺就通往光明的大道。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给人的一生添柴加禾。语文教育应该注重陶冶性情,培养心智,激发潜能。语文学习不仅是了解学科知识,更是一种体验,一种享受——“我是幸福的,我爬过篱笆,寻找到了那颗草莓……”
   现如今,功利性的被动的语文学习使我们错过了太多的美丽与感动。高尚的语文被冷落,被漠视,这仅仅是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悲哀吗?不,这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哀!
   我祈祷:愿语文越来越被重视,愿语文越来越强大,愿语文教育能够成为朝露春雨,碧水清流,绵延不绝……
  
   学校:安徽界首市第一中学
   导师:史焕章
  
   点评:在现在的中学教学中,语文日益趋于“边缘化”的处境。面对这种现状,作者表达了与之对立的观点:热爱语文。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将论点与例证巧妙地结合起来,结构清晰而论理严谨,于质朴的语言中表现语文独具的风采。此外,文末两段话颇具反思的深度,也流露出作者对语文深深的热爱。(枫月)
  
  

我所热爱的语文
目录

  •  / 杨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