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美丽是要你仔细去领略,几乎是,根本就不可能把你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住,而是一点一点地由外及里要你去深入
好玉都好像出自北方,南方有没有好玉?好像是没有,南方出土的古玉好像都是古时候从北方千里迢迢过去的,但好的玉工一直都好像在南方,比如苏州的玉工,在清代好像一直都是玉作中的老大。那一年,记得好像是在草原,忽然看见了一个蒙古族汉子,吃手扒羊肉的时候,他伸出手来,我就看到了他手腕上的那枚玉镯。男人戴玉镯的并不多,但那只玉镯戴在他的手腕上真是好看,一只很好的羊脂玉镯在他的手腕上滑下滑上。那一刹间,整个蒙古包的光线好像一下子都凝在了那只玉镯之上。玉之美,是温润,不像是玛瑙,光彩总是烈烈地亮在外边,玛瑙不但有各种的条纹,而且颜色也十分的丰富,但即使如此,谁听过它可以与玉相比?玉的美丽是要你仔细去领略,几乎是,根本就不可能把你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住,而是一点一点地由外及里要你去深入。看玉,是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好的东西,几乎都不在面儿上,是一点一点将你迷倒,玉就是这样,玉可以与钻石比一下,钻石的光彩是逼人,是咄咄的,但那是外国人的审美,远远的,它像是在那里放射信号,把你用光彩吸引过来。而玉则永远是温润的,是内美。是沉沉静静,古人说君子比玉,什么意思呢?人的修养不在脸上,真正的美都是内在的,怎么说呢?玉真是我们本民族的宝石,与之相搭配的应该是中国的绸缎,在麻将桌上,我看几位太太在那里搓牌,那银灰色的一缎袖里忽然有玉镯滑了一下,是羊脂白玉,那柔柔的光泽真不好让人说出是几千年的修炼,那玉的柔柔的光泽竟然一下子把整个麻将台面震摄住,玉的美真是大气,比旁边的那一粒钻戒真不知要好到哪里,好的玉摆件,真还不可以随随便便摆到西式家俱台面上去,与之相配的还真是要明式家俱,而且最好是紫檀,好的紫檀的光泽亦是幽幽的,有记者到我家拍照,他是个明式家俱迷,他从我的客厅一直拍到我的小书房,他忽然停了拍摄,说,那条案,是紫檀的啊!他说,你看光线打上去有多好看,幽幽的,光线好像不是被反射出去,倒像是被吃进去一些。好的玉摆件,就是要摆放在这样的家俱之上。我去潘家园,在地摊上,忽然看到了那条羊脂玉的小玉鱼,一条羊脂玉的小鳜鱼,我把它放在了手心里,它连一点点瑕疵都不肯有,是那么温润,是可以看进去,让你的眼睛看到玉里边去,而好像,有光正从另一面慢慢沁过来,这真是一块儿好玉。我把它戴在身上,朋友们看了都会摸一摸握一握。那一次,我去赤壁,黄州的赤壁说来也不高,上山的时候,我忽然被一支竹子绊了一下,人就一直从山上滑落下来,后来被一块岩石挡住了才没有落到底,人爬起来,朋友们也赶过来,身上居然没有一点点伤,到了晚上洗澡,脱了衣服才发现那条小玉鱼早断做了两截儿。这不是故事,但这种故事在中国民间很多。玉之美,美在无瑕,但有瑕疵的玉也不能说不美,我的案头有一个玉马摆件,马卧在那里,玉是青白玉,上边的玉皮做石榴皮色,十分的古意盎然,玉皮上还有一裂,裂的颜色俞加漂亮,这件玉摆件,让我心动的就是它的瑕疵,玉真是美丽,连它的瑕疵都会美的超群,这话好像是说不通,美好的事物往往总是说不通。我总认为,玉是我们中国人的宝石,把各种宝石放在一起,一块温温然的羊脂玉留住你眼睛的时间肯定要比红宝绿宝和钻石的时间长,而真正的好羊脂玉,也许,要比红宝绿宝和钻石更难以寻觅。说到玉,好像是,做太小的首饰有些委屈它,玉镯便已经是首饰中的大件。我更喜欢玉把件,放在手里,感觉感觉,不停地盘摸它,让它越来越温润,会有一种东西,随着时光从外边慢慢进去,还会有一种东西,再从玉的里边慢慢沁出。人们说,这就是玉的脱胎换骨。人和玉是可以产生感情的,老祖母的玉镯会让你想到多少东西?即使是乡下老人的一个岫玉烟嘴,据人们说,也会因为岁月的流逝变得美轮美奂。
玉就是这样富有魅力的石头,用玉比自己的德行是古人的事,但我们现在还是可以向玉学习,学学它们的美在其内,多看看玉,也许我们会多几分沉静。我希望还会有一条小玉鱼,泼刺刺地游到我身边来。
(选自《王祥夫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