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242

[ 钱谷融 文选 ]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 钱谷融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究竟是什么书?我一时说不出来。要是问我最早给我以较大影响的书是哪一本,那我倒可以立即回答说:是《三国演义》。
   我已经记不真切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哪一年了,大约总是在小学五年级前后。因为我记得很清楚,我读《水浒传》、《施公案》、《彭公案》、《金台平妖传》等书都是在读《三国演义》以后,而这些书都是在小学里就读过的,所以大致可以肯定开始读《三国演义》不会迟于小学五年级时候。当时自然并不能完全读懂它,大都只是似懂非懂。但对里面的故事情节却是大体了解的,并且深深受到吸引。在这以前,我也读过一些文学作品,如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的诗篇,叶绍钧写的童话等等。虽然也觉得喜欢,但并不怎样被激动,看过也就算了。读《三国演义》情况就不一样,拿上手就有点放不下。尽管这是部章回小说,每回结束就告一个段落,写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这时你就不妨放一放,该吃饭就去吃饭,该睡觉就去睡觉。可我总还是不肯放手,仍急着要继续看下去,真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所以经常受到家里大人的责骂。也正是在读过《三国演义》以后,我才对小说发生了莫大的兴趣。先是尽量把家里所有的小说书找出来看,接着就向学校图书馆和熟识的亲友去借。虽然我在小学时代所读的小说(差不多都是旧小说),除了《水浒》等少数几种以外,价值都不高,不是很值得读的,但它们却培养了我读小说的兴趣,以后我之所以会走上学文学的道路,跟这些书本给我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而《三国演义》则是引起我这方面的兴趣的第一本书,给我的影响尤其大。
   首先,它给我的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使我初步学会了写作浅近的文言文。当然,这种所谓“文言文”,无非是把“的了吗呢”换成“之乎者也”的半文半白、不文不白的东西而已。但这一点就已经给了我极大的好处,使我能够安然度过初进中学时面临的一个难关了。我初中是在故乡常州读的。这所学校原来是一所国文专修馆,里面的教师大都是些前清秀才之类的老派人物,都不喜欢白话文。我的一个哥哥比我早一年进这个学校,当我考取以后还没有跨进校门时,我哥哥就多次吓唬我(自然,同时也多少带有自我夸耀的意味)说:中学不比小学,哪里还能写白话,作文都要写文言文的!我听了不免感到有些紧张。但进校以后,每次作文居然都顺利通过了,有时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原因就在于我读过《三国演义》,多少摸到了一点写作文言文的门径。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都选有相当数量的文言文,但学生如果只依靠语文课本,那么即使读到初中毕业,恐怕也不一定能够写作浅近的文言文,甚至也不一定能够读懂唐宋以后的文言散文。单就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文言文的能力这一点来说,恐怕把语文课本中的所有文言文加在一起,也及不上一部《三国演义》的作用。所以,我以为即使撇开其他方面的作用不说,即此一点,也就很值得把《三国演义》这部书郑重地推荐给读中学的年轻同学了。
   但《三国演义》之所以吸引我,主要当然不是因为它的文字;它所给我的最大的影响,同样也并不是在于文字上。它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里面有许许多多或可爱或可恨的十分有趣的人物;是因为里面充满着许多紧张而又生动的故事情节。它所给予我的最大的影响,主要也是在于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这方面,文字方面虽也给了我不小的影响,但毕竟是次要的。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性格鲜明、富有魅力,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慈,诸葛亮的智慧,张飞的鲁莽,等等,一个个写得是那样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仿佛他们就站立在我们眼前一样。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或联合或斗争的复杂多变的形势,它们相互间为了克敌制胜而勾心斗角、巧施计谋的紧张情况,又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使我们不能不被它紧紧地吸引住,在思想感情上和在对社会和现实人生的理解方面受到影响。
   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能够使你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地产生出好恶爱憎的感情。这种感情,直通你的心灵,深入你的骨髓,将熔铸到你的整个品性和人格中去,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任你今后的处世行事中都会发生作用。
  
   ※ 钱谷融,著名学者,代表作有《论文学是人学》、《文学的魅力》等。

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目录

  •  / 杨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