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9年第4期 ID: 377221

[ 王琴 文选 ]   

学生作文“灰色”思想的表现及矫正

◇ 王琴

  所谓思想健康就是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健康积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思想观点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综观平时训练和高考作文中的一些低分文章,其中的一些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叫人吃惊,令人担忧。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一、“苦大仇深”式
  
  有的学生置发展的社会、沸腾的生活于不顾,看不到生活的主流,一叶障且,不见森林,作文中通篇流露的是消极颓废的情绪:或是感慨世态炎凉,或是伤感命运不公,或是痛斥世风日下。作文中“秋意”太浓,甚至“痞”风盛行,把一时的个人不快无限放大,似乎只有往狠里、丑里、脏里写才是真实感情的流露。
  
  二、“偏激思维”式
  
  有的学生受一些网络文学和某些“80后”作家作品的影响,作文张扬个性而没有道德底线,追赶新潮而没有是非观点,思想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以惟我独尊的姿态出现,以不屑一顾的口吻调侃,不管是否合理,横竖一个“不”字,似乎惟有他的观点才是真理。没有理性分析,缺乏辩证思维,以偏概全,钻牛角尖,强词夺理,使文章失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力量。
  
  三、“胡编恶搞”式
  
  有的学生受一些“恶搞”式的电视剧和小说的影响,作文不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而是胡编乱造加恶搞,尤其是一些故事新编式的作文表现得最为突出。君不见武松浪迹青楼与潘金莲私奔,嫦娥用上洗衣机,八戒学会了说法语,鲁智深当上了林业部长,焦母读熟了《婚姻法》,屈原贪赃枉法、欺男霸女,诸如此类的“胡编恶搞”,根本不符合生活逻辑,注重的是“戏说”,文章没有真实感,流于浅薄,思想缺乏深度。
  
  四、“矫揉煽情”式
  
  有的学生“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文造情,为了感动阅卷者,不惜以“家破人亡”为代价,恨不得把全世界的苦难都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作文中出现了“遭遇车祸,失去双腿,患上白血病”等令人悲痛欲绝的事例。事实上,编出的故事根本不具备打动人心灵的力量,加之细节描写失真,情节设置不合理,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止增笑耳。
  那么,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思想健康呢?
  1 求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教育前辈陶行知先生的谆谆教诲。对于作文,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中语重心长地说:“作文若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两位大师的话,无不昭示了这样的道理:做人作文,“真”为第一。
  作文要求真,是指作文要有真情、真理、真意、真趣。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惟有真理才能启迪人,惟有真意才能感动人,惟有真趣才能吸引人。作文的求真,也是生活的艺术表现,是健康人格的文本呈现,绝不要求作文一笔一画摹写“真人真事”,更不要求作文“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来由”。
  2 求美
  健康的人生追求美,健康的作文讴歌美。惟有求“美”,文章才能感染人陶冶人,才能成为悦目赏心的“美文”。
  作文之美,源于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明辨是非的审美理念。那种以丑为美、以怪为新、以游戏人生为时尚、以标榜另类为先锋的作文思想,其结果只能是媚恶俗、玩琐碎、耍贫嘴、做游戏。这样的作文不管文字多“酷”,“概念”多新,最多塑出几枝畸形的“恶之花”。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文语言的选择和偏好,从深层探究,还在于“审美心理”。现代中学生的作文中,新词汇、新句式伴着他们跳跃的新思想向我们传递着时代和青春的气息,这是可嘉的;然而文辞层面不加区分的“移用”、惟恐不及的“模仿”、毫无意义的“洋化”、标新立异的“杜撰”,只能透露出学生心理的稚嫩,审美的偏差。
  3 求善
  求善就是要用善良的心灵,去欣赏人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一个善的心灵。用善对待自己,让自己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让自己的行为不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用善对待别人,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多发现别人的善,我们的生活难免有碰碰磕磕,善心待人往往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仇视和敌对,只能是两败俱伤。作文要求善,是指用善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把善的事迹、善的情感流于笔端,才能使文章的格调永远积极向上,彻底远离让人感到压抑的灰色作文。用善对待别人,即可快乐自己;用善撰写文章,更能打动读者。
  4 求新
  求新就是作文思想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我们这个时代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观点、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全局,积极发现,努力探索,挖掘事物的内在意义,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益于社会人生,有益于世道人心。
  5 求买
  求实就是要用正确的态度处理生活素材。现实生活中,总是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既有正面,也有反面。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写生活的阴暗面或反面,关键是抱着什么样的心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写。江泽民同志说:“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应该是评判我们作文思想的第一标准。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一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对落后的、错误的东西,决不能加以欣赏和支持,而要进行批评和鞭挞。
  高考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考试,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作文的人文色彩,优秀作文往往是思想、审美、情感的三者统一,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当然追求人文色彩不是说空话、唱赞歌,而是走进生活了解苦难后的一种超越,一种理性。
  让我们蘸着太阳的色彩作文,生活本来是很美的!

学生作文“灰色”思想的表现及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