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这个词由古而今,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叫它古今异义词。但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它都是表达情感极丰富、极鲜明的一个词。
现代汉语对“可怜”的释义有三项:①值得怜悯。如:他早早失去了父母,真可怜。②怜悯。如:对于这种人,绝不能可怜他。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如:他的知识贫乏得可怜。
而古代列“呵怜”的释义和现在相比虽有一致之处(如下列义项的第一个义项),但差别非常明显。
1 可怜——值得同情
如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到的“可怜身上农正单,心忧炭贱愿灭寒”。明明身卜衣服单薄,禁不起天寒地冻,但为了生活,却不得不希望天更冷些,好把炭卖掉换些钱艰难度日,一个“可怜”一词就把诗人对卖炭老人不幸遭遇的同情鲜明地表达出来了。
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可怜白发生”也是此义。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这样的处境的确“可怜”。然而谁会“可怜”他呢?于是才写下这首词,寄给同样“可怜”的陈同甫,以表达同情之情。
2 可怜——可爱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较早出现这个义项。“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中“可怜”的体态就是非常可爱窈窕的身材。
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可怜”也是此义。月亮升起来了,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像珍珠!那一弯新月又多么像挂在天空的一张精巧的弓!面对这和谐、宁静的意境,一个“可怜”脱口而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由衷的赞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百花高楼更可怜”中的“可怜”也是这个意思。
3 可怜——值得羡慕之意
白居易《长恨歌》有这样的句子:“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在这里,“可怜”是值得羡慕的意思。想一想,外有杨国忠把持朝政,内有杨玉环惑乱,杨氏家族炙手可热,站在世俗的角度看,杨氏家族能不值得羡慕?当然,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恰恰是对他们极大的讽刺与批判。
4 可怜——可惜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这首《贾生》之所以脍炙人口,“可怜”一词功不可没。贾谊才高八斗,汉文帝求贤特渴,双方一拍即合是多好的一桩美事,偏偏这皇帝老儿不理苍生却问鬼神,白白地糟蹋了贾谊的才华,如此“可怜”一词不仅深刻地暴露了汉文帝的虚伪,点破了贾谊的尴尬与不幸,也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贾谊的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叹息惋惜之情。又如曹雪芹在《西江月》里评判贾宝玉时的那句诗“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可怜”也是可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