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作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思路。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作文教学更容易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①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也更便于学生创作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但是网络的普及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和出路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一、语言粗俗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聊天的增加,学生的作文中也出现了不少网络聊天的语言,如:“偶”(我)、“顶”(支持) 、“汗” (敬畏) “酱紫”(这样子)、“虾米”(什么)、“我晕”等等。这些语言在学生的网络聊天中是一种时尚的标志。一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分清楚场合,知道不应该把聊天的语言运用到写作中,但是有些学生还是习惯性地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这就使作文的语言显得不伦不类。
网络对于语言文字的影响不仅仅在于网络语言的使用,还有可能使学生的语言变得粗俗。在日常语境中,学生也会说一些粗俗的话,但比较克制收敛。网络聊天或者论坛发言都可以是匿名的,没有了旁人的监督,学生使用起粗俗词汇来肆无忌惮。久而久之,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写出一些自以为很平常的粗话。
网络化的语言和粗俗的语言很明显违背了“谈吐文雅”②这一人才素质培养目标。要引导学生脱离语言使用的困境,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学生之所以喜欢使用一些粗俗的语言,是因为接触高雅的艺术比较少,享受不到审美的愉悦。要杜绝学生作文中的粗俗语言,就要从根本上着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意境高雅的文章段落、书法作品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人墨客旷达的心胸、高洁的心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将学生情感中“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③。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学生作文中优美的段落,和学生一起欣赏品评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也可以展示学生作文中比较平淡的句子,和学生一起探讨、修改;或者展示某个学生的文章,和学生一起讨论例文语言的风格。再次,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写博客。虽然学生在聊天的时候使用语言不规范,但他们的博客却往往情感真实、语言优美。比如有个学生在博客中写的分班之后的感受:“我们没有意识到时间正在将我们潜移默化,但有些时候,我们很轻易地就可以察觉到那个时候的默契好像突然迟钝了,那个时候的无间似乎出现了隔阂,真的有一种想说而说不出的伤痛。有时候想开口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你、我、他,都是一样的,于是,距离越来越远,远得产生不了美……”学生在他们的博客中不再拘束,肆意地挥洒着内心的忧郁或狂热,又会精心地打造自己的语言,给自己留一片诗意的空间。
二、材料娱乐化
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比较贫乏而又缺少生命力。他们在作文中用的最多的题材是自己在以往的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和书本中接触到的故事情节,因而,在写作的时候总是绞尽脑汁、百般思索,写出的文章仍是空洞无物。
网络的出现为学生素材的积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网络提供了很多及时的信息,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促使其对当下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这些问题更容易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把现实问题带到写作中来,也会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价值,增强写作的动力。
网络虽然有其极大的优势,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但是也有其很大的弊端。网络上信息的无限导致了学生迷失在网络中。据笔者对所教班学生的调查,有73%的学生曾有过坐在电脑前发呆、不知道要浏览什么的迷茫。网络上更是充斥着大量娱乐信息和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信息。学生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对有思想深度的素材往往视而不见,而喜欢看一些娱乐新闻。久而久之,学生对娱乐界的新闻了如指掌,对经典的素材反倒知之甚少。
因此,要利用网络增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教师必须建设适合学生阅读的主题网站,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本人所建立的“卧雪文苑”④虽然还处于初创阶段,提供的阅读材料还不够丰富,但也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三、精神庸俗化
学生的作文往往格调不高,思想情感苍白无力。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思想境界不够高。“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若没有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情感,就写不出高品格的文章,只能就事论事,虚发感慨。清代诗论家叶燮评论杜甫说:“千古诗人惟杜甫,其诗随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无处不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念友朋、吊古人、怀远道之情感。凡欢愉幽愁离合今昔之感,一一触类而起,因遇得题,因题达情,因情敷句。”⑤杜甫的诗歌往往感人至深。不管什么样的题材,杜甫都能借以抒发触人心弦的情感。其根本原因在于杜甫拥有极大的同情心。杜甫真情充溢,所以写出的作品能感人至深;杜甫胸怀天下,所以才能引起普遍性的认同。
我们的学生整天埋在书本里,接触的是ABCD、加减乘除,单调乏味的生活使他们心如死水。学生在课外惟一热衷的就是上网。网上的信息繁冗复杂,呈现的价值判断也往往偏于庸俗化。学生往往津津乐道的是网上传播的某某人一夜暴富买彩票中巨额奖金,某某领导贪污受贿金屋藏娇,某某明星私生活糜烂情感呈现危机。渐渐地,学生也开始相信金钱至上,开始向往开名车、潇洒过人生的生活。对于同情、爱心、道德之类的词语,产生了疏离感。似乎这些崇高严肃的词语根本就不属于他们,而是古老的,被尘封在老一辈人回忆里的。
缺乏高尚情操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不可能有类似杜甫文章的感人力量。学生的作文表现的是他们对于世界的庸俗化理解,表达的是消极的思想,抒发的是得不到物质满足的感慨。
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品位,必须改变学生的精神状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可介绍一些名人的绘画作品,或是网络上记录的感人瞬间的图片或是一些振奋人心的经典音乐,以此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情感、情操。
若是时间允许,教师还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多接触文学经典作品。优秀的作家会用他的作品引导学生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改变学生的精神状态。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积极面对。若引导得法,施教有方,网络就会成为学生作文的得力帮手。
注释:
①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922页。
④网址:http://enbo.wzms.com
⑤徐中玉主编《中国古代文论专题资料丛刊·才性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作者单位:温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