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2005年16份高考作文题,已不再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出现了一元为主、多元并存的局面。除全国卷外,各省市13家自主命题的作文,六家为话题作文,四家为命题作文,有三家运用了作文命题的新形式——感悟型作文。这就表明,作文已进入一个多元的时代,命题的形式力求有所突破,而感悟型作文就是创新突破的一种形式,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何为感悟型作文?只要我们对上海、福建、湖北这三家2005年的高考作文作些分析比较就清楚了。在这个新的命题形式来到考生面前时,不少同学感到一时不适应,陡增了审题的难度,好像作文难度加大了,甚至有人手足无措起来。其实,这是不了解这类命题的形式、要求,缺少相应的训练所致。
先看湖北卷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是一篇思辨性很强的作文(与湖北2004年高考话题“买镜”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从考生的作文情况来看,似乎又不那么容易对付。原因在于这类作文形式学生比较陌生,没了话题反不知从何入手,慌了手脚。是的,无论什么作文,都是戴着镣铐跳舞,在命题者规定的框架内,自由发挥。这篇作文的框架为:写出内外的辩证关系,拓展到自己的人生及当今社会,也就是联系当今实际来谈;同时,要阐明自己的某一观点。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写好一篇即时佳作,绝非易事。
再看福建卷的作文:
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提示文字对它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
〔图1为一个“圆”〕提示文字: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
〔图2为一个“星状”〕提示文字: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与两幅图都相关。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这是提供两幅图和两段提示文字的供联想和想像的作文。它不同于纯文字材料的作文,须要将图和文字联系起来感悟;它又不同于话题作文,因为没有明确的话题,而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抽象和概括出来。似乎比以往的作文难度都大,使得一些考生一时感到无从下手,备感困惑。究其原因,不是这类作文难度有多高,而是考生不熟悉这种作文形式,缺少必要的应对经验,故感到一时为难。
再看上海卷的作文:
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
镜头一:
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
《中学时代》《同桌的你》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
时至今日,广告已成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因此,须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这是一篇材料具体、思路较为清楚的作文,但如果囿于三个镜头,不注意相关要求与提示,抓不住要领,要写好这篇作文,那难度自然就大了。
上面3篇作文在全部16篇作文中,是力求突破,有所创新的,它由单一话题变成自选话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写作面。而考生的反映却不如预料的好,原因之一是,这种题型似乎增大了审题的难度。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是什么,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与求解。
将三家作文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这3篇作文在材料运用上尽管有个性差异,但在命题形式上的共性却很鲜明,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拓宽取材范围,由单一话题向多话题发展。作文材料的多样性、思辨性、关联性,进一步拓宽了学生提炼中心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地提取易于写作的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如今年湖北卷的作文,内容中涉及“出”与“入”,“内”与“外”。可供学生选材范围更广,“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等方面均可入文,因为没有话题,供讨论的内容少了一些限制,写作的自由度更大。可以从自己某一方面感悟相对较深的方面入手,尽情挥洒。
2.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对学生课外知识进行考查,促使学生进一步关心社会,关注人生。关心、关注就会引发思考,作出恰当的评判。如今年上海卷作文,用一组社会广角镜:武侠、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品牌广告以及其他文化现象中时髦和流行的东西,再根据提示与要求作文。这类作文,已不是简单的书斋作文,它须要考生日常对一些文化现象留心关注,以及由此引发广泛的联系与思考。作文中要求“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这是一句关键语,不仅将上面罗列的现象概括为文化生活,让考生一下子抓住了材料的要点,同时明确要求,即进行“审视和辨析”的同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显然,写作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将众多的文化现象作一番整体思考,从正面、反面分别来谈;也可就其中感受较深的一点来谈,甚至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等等。
3.打破作文中条条框框,命题有创新,给学生更宽广的自由驰骋的空间,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如今年福建卷作文,题目明确指出“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题目所选择的两个图形具有多样规定性,切入点较多,可抽象、引申出复杂的内涵,使学生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见仁见智,抒写自己的感受。不仅内容上可以灵活掌握,体裁上也可扬长避短。如今年上海卷作文,文体及表达上,可写成以议论为主的议论文,亦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当然,擅长写诗歌外的其他文体的,也可以展示。但话说回来,从“审视和辨析”的角度看,写议论文,容易得心应手。易于表现感悟的内容。
4.明确作文内容指向为“感悟”。湖北卷明确要求“对这则文字的感悟”;福建卷则强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文章。上海卷则是在“审视和辨析”之后,谈谈“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实际上同样是感悟。
感悟型作文,较多地检查了学生对生活的领悟能力。我们常说学生作文要有创意,就要有较高的悟性。而悟性来自于读和写,而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从大量的训练中取得。感悟时代、感悟社会、感悟人生、感悟各种生活现象,这是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感悟能力的提高,基于观察与思考,多读与精练。这就回到了写作的本源上来。2005年三家感悟型作文的命题,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样的命题中,少了些猜题押宝,避免了材料作文的公式化操作,也减少了单一话题的条条框框;这是作文命题形式的一次突破与创新,我们应该为这种突破叫好。复习中,也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训练感悟型作文时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一)提醒学生利用相关提示、暗示,快速审题,切入要点。如今年上海卷中尽管有三个镜头等内容,但提示与要求也是明摆着的,“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就是说,前面所有的内容已概括为四个字:“文化生活”,这样,材料的指向就明确了。接着又说,“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这就要联系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包括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审题后正确切入要点,作文的路数就有了。
(二)教会学生多角度选取话题的方法。话题作文的话题是单一的,无可选择,感悟型作文却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认识及特长,进行抽象与概括,确定自己写作的相关话题。如今年福建卷作文,就须要考生根据两幅图及相关的提示文字,进行概括、提炼、抽象而形成某个认识或某个观点。所谓抽象,就是从个别的图形,上升到普遍的事物的共同属性。这个过程必须准确到位,否则,就会影响内容的感悟。因此,写此类作文,相应的抽象与概括能力不可或缺。
(三)训练学生感悟思考的角度。方法上学会哲理思考,内容上注意富有思辨色彩。如湖北卷的出与入、内与外,福建卷中两幅图的联系与比较,上海卷“影响”的正负面等,都离不开辩证的分析、恰当的比较和多角度的思考。具体的方法上,由此及彼的联想、小中见大的分析论证是常见常用之法。以福建卷为例,从个别到一般,由两幅图的感悟到对普遍事物的认识,再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即用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深化自身的感悟;或者由此及彼,感悟某种生活哲理、人生真谛、社会规律等。
(四)指导学生运用比较与联想,学会从生活中取材。感悟型作文,特别强调联系实际进行感悟。行文中,要运用联想的手法,拓展生活的思路,找到取材的途径。一般说来,生活实际就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包括遇事时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生活虽单调却丰富,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社会,信手拈来,长于联想,巧于比较,深入感悟,哲学思考,就能使文章增光添彩,生色生辉。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一中)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