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清风绰约,月如钩,依稀是那把吴钩……
“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不知怎的,脑海中浮起了《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于是,想寻你——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走近你的词,每每使人感到剑气逼人。但是,那把英气、锋利的剑下,究竟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
你有稻香蛙鸣的闲适,你也有吴音媚好的憧憬,你还有徘徊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儿女情长。但是,我知道,那都不是真正的你!因为你周身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男儿的壮志豪情啊!于是,你丢去了青冠,脱下了长衫,戴上了羽盔,穿上了战甲,你毁家纾难,组织义军,准备戎马一生,以完成抗金的壮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你单枪匹马,生擒叛徒,过淮河,渡长江,冲破重重险关,将叛徒枭首示众于都城临安,极大地振奋了北方军民的抗金士气!
然而可惜的是,你这把锋利的剑,始终被掩埋在南宋政坛一片畏敌如虎、苟且偷安的阴霾里。这把抗金复国的利剑尚未出鞘,便锈蚀于大宋故国新主的苟且之手。在你用诗词写就的梦中,你哪怕不能指挥万马千军,也会身先士卒破阵杀敌,即使马革裹尸,那也是你企盼的最好归宿。可是,天意弄人,革职赋闲的你,只能求田问舍,这一问就是二十年啊!麾下炙,塞外声,一切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只有在昏暗的灯光下,你哀叹着“可怜白发生”!而我只有在你的词里,才能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气,那是你的怒吼啊!只是余音落下时,我还能听见一丝嘶哑的无奈!
“楼关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你这把锋利的剑,始终无法再饮女真血。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纵然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你也只能喝下那混浊的酒,去模糊你的泪。一个英雄,一把利剑,就在壮志未酬的悲愤中,折断。今,犹昔。
我的喉咙哽塞了,不知道说些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分担你的痛苦。夜深了,你该睡了吧,那就等着我,在梦里,我,寻找着你。在梦里,我要和你一起拔出这把锋利的剑!
黄沙漫漫,战鼓震天。你手持旌旗,下视万勇。你一声令下,大军出征,而我,是其中一员。你骑着战马,带领身后无数虎将,冲向胡虏,发起进攻。你挥舞着长戟,用你的激愤,将大漠震颤。战马飞腾,战矢霹雳,枪痕剑影,血洗天狼!在漫天黄沙里,战歌回响,你在怒吼,在战斗,用热血,抒写着男儿豪情!
梦……醒。
梦,总会醒的。现实,还是无尽的痛。于是,你走了。我还在寻找你,而你仰天长啸的悲愤,吟成一首首剑一般豪雄的词,化身为精魂,勾勒成历史。
而我,依然在寻找你!寻找你!因为你的丹心,你的剑胆,你的词魂,已经熔铸进了血与泪书就的华夏汗青,已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中国人的性灵,我要苦苦追寻的,就是你那为复兴中华而延续千载的慷慨悲歌!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夜更深了,月如钩,清风绰约,依稀就是那把吴钩……
学校:湖北宜昌第一中学
导师:李明富
评点:中学生作文如何避免八股调,如何体现人文情怀,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但多读点经典作品,多一些传统文化的积蕴,笔下自会风情万种。本文用语简约明快,将词人日思夜梦的沙场血战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尤其是将词人的精神世界还原得惟妙惟肖。没有几分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没有对辛弃疾一生命运的深入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弄不好就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只会贴几句诗词标签装装门面,在华丽的辞藻背后掩藏的是思想的空虚。(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