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835

[ 李富贵 文选 ]   

从文章到人格

◇ 李富贵

  那篇《清塘荷韵》,这不能说是认识,只能说是第一次见面。
  此文从叹息宅前池塘空荡写起,由此引出投莲子入塘,以及漫长的等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莲子在期盼中慢慢长叶,开花,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蔓延成片,被朋友称为“季荷”。
  说到这儿,你应该猜到我要写的是谁了吧,就是季羡林。
  文章很朴素、淡雅,没有华丽的辞藻,犹如一杯茗茶,洋溢着沁人的清香,并且细腻,读起来令人感到十分亲近。
  有一段写得很好:“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黑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坠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到呢?”观察多么细致描写多么动人啊!“池花对影落”的美好境界只有内心清静的人才会体悟到,季老就体悟到了。
  于是,我喜欢上了这位从前未听过的作家。并且,我四处搜寻他的作品。慢慢地,我跟他熟了起来。
  他的文章都是那么的朴素、平易近人,像被选为高考阅读的《马缨花》,用沁着花香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了他对马缨花的喜爱。既然文章是一个人的思想,那么文章的风格就该是作者的性格。所以,我时常合上书,静静地想:季老会不会是一个朴素、淡泊的人呢?
  为了得到答案,我四处查阅资料,知道他有着和陈寅恪一样渊博的知识,和周恩来一样懂多个国家的语言,和玄奘一样热衷佛学、经书……
  可我迷惑了,这么一个学富五车的人,先前我为何没听过呢?
  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但更重要的是季老不愿意被人追捧,人们给予他“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荣誉桂冠,他竟毫不犹豫地摘掉了。他说:“摘掉这三顶桂冠,洗掉了身上的泡沫,还了我一个自由身。”
  这该是一种什么境界呢?有点像陶潜的隐居、恬淡、与世无争,可季老不避世;有点像庄子的无功、无名,可季老不虚无。应该是一幅国画,用浅淡的丹青描绘,意蕴丰富,境界深远。对,就是一幅国画,凝结了千年传统文化精髓的国画,朴素、淡雅。
  我们太需要这种精神,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了!
  因此,我好想到北大,领略那季荷的绿肥、红肥;我好想是那个无地安放行李的学生,因为季老会替我看着;我好想拜季老为师,学习梵文,体验那艰辛的过程;我好想和季老说说话,感受大师的平和……
  可是,季老他已……我也不可能……
  所以,我只愿在以后的清明节,来到山东的清平县,轻轻地来到季老的坟前,亲手献上一株清淡的油菜花,小雨纷纷,浥湿了轻尘……
  
  学校:湖北襄樊市第一中学
  导师:温鹤云
  
  点评:古人说:书如其人,文品即人品。作者从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等文章着手,缓缓推进,由文及人,写出了季老朴素、恬淡的生活境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季老的敬仰之情。文章紧扣文题展开,语言平淡朴实,感情真挚。若结构上更紧凑些,定会更好。(周聪)

从文章到人格
目录

  •  / 徐 訏
  •  / 弗.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