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宽容也是一种挽救。
大至国与国之间,小至家庭成员之间,学会宽容,我们就不会把有限的生命耗费在无聊的积怨寻仇上;学会宽容,我们的世界就不会笼罩在战火硝烟的血腥气氛中;学会宽容,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会被和美幸福的阳光普照。
在生活中与人相处,你会宽容别人吗?你有过不被别人宽容的经历吗?你是怎样看待宽容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世界需要宽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写作引导
本次作文是以话题的形式出现的,话题就是文章的核心。但是我们的文字可以以话题“宽容”为圆心,从不同的角度作圆周运动,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构思,只要不脱离话题就行,这就是我们自由驰骋的写作空间。同时,命题时不能简单地用话题作标题,要注意题目与全篇文章的对应关系和统摄作用,尽量做到简练有意味而不失文采。
本次话题作文的关键词是“宽容”,作文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行文。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自己所经历的一段因“宽容”而发生的难忘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人生不能没有宽容”的现实意义。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文体,都要与该文体的思维风格和语言风格相吻合,记叙文要注重叙事线索,突出真情实感;议论文要注意对素材的选用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三.示范作文
给人一架梯子
毕业前校园里有一片柿林,柿子成熟时,又大又甜的柿子沉甸甸地把树枝都压弯了,诱得我们总想寻个机会偷偷摘几个柿子解馋。可是学校明确规定,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私自进入园内采摘果实,若违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并记入学生档案。慑于校规的威严,我们只能望柿兴叹。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周末的夜晚,明月朗照。上完自习课后,整个教学楼熄灯了。我们三个室友想,柿林的管理人员应该回家了,我们可以乘机偷柿子解馋。很快我们找来了手电筒,明确了分工。一人在院外负责看人,一人上树摘柿子,一人在树下接柿子。不一会儿我们的包里已经装满了柿子。突然放风的室友小声喊道:“快下来,管理人员来了,快撤!”
树上的室友慌了,急忙从树上往下滑。然而已经迟了。守柿林的老人已经打着手电走到树下。我忐忑不安等待他的盘问,树上的同学吓得不敢下来。老人缓缓把手电照在树上,轻声说道:“别着急,慢慢下,当心别摔着!”室友在树上默不出声。“想吃柿子说一声,晚上摘柿子多危险,下来吧,别慌。下不来我去给你拿架梯子。”老人很快拿来了梯子搭在树上,室友踩着梯子稳当地下了树。
我们规规矩矩地站在树下等着他的盘问,心都提到嗓门上了。毕业关头,在这个以纪律严格而著称的学校,违反校规无异于自毁前程。
更糟糕的是校公安的两个值勤人员听到声音后拿着电筒赶了过来。一个拿出学生登记本,一个严肃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有人在偷柿子?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老人抢在我们前面说道:“今晚闲着想吃柿子,就叫了三个刚下自习的学生帮我摘几个尝尝。”
“不可能吧?摘几个柿子用得着几个包吗?肯定是你有私心,想拿到校外去卖。”值勤人不怀好意地说。“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啊!”老人平静地说。我们异口同声帮老人圆谎。值勤的人悻悻然走了。
老人说:“孩子,回去吧,以后可别犯错误,前途要紧!”
后来我们在校园里再没见到那位老人的身影,听说老人被学校辞退了,回到他那贫困的农村老家,原因是他私自在夜里偷学校的柿子到外面卖。那年七月我们怀着自责的心情顺利毕业了。但直到现在,老人的那句话还时常萦绕在我耳边——“别着急,慢慢下,小心别摔着!”这充满温情关怀的话语,既维护了我们的尊严又揭穿了我们的浅薄。
我常常会不露声色地给身边偶尔犯错误的人一架梯子,让他们从错误的泥沼里抬头走出来。因为他们和当初的我们一样还有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