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作文都是一个让人有点头疼的问题。学生,积累少了,腹内空空,望题兴叹!教师,且不说批阅作文如何烦琐,指导作文如何无绪,有时就连我们自己,对此作文如何下笔,如何出彩,也是一片茫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来点“山寨精神”。
俗话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细思“无文”之因,无非是学生阅读面窄,生活积累不够,腹内如草莽。造成这个原因的,非一日之功,需要平时的阅读积累等等功夫,在此且不做讨论。单就作文来看,可让学生来点“山寨”,让自己的作文从山寨中摸索规律,探索写作技巧,提升写作底蕴,也不啻为一种好方法。
一、“山寨”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精美的语言如一袭干净夺目的华裳,观之,能怡人性情,悦人耳目。而在现实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苦于语言的贫乏,写起作文来,病句连篇,文理不通。因为学生学习的科目多,压力大,加上平时的作业,使学生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难得浮生半日闲”!对语文教师来说,如果说上述原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难以改变的不争的事实,那么,如果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让学生来点“山寨”的语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不妨找几篇“精美”的文章,让学生学习,朗读,谈这种语言的特别之处,然后依着葫芦画瓢,可从仿句、仿段、仿篇入手,让学生体会和把握这种风格和类型的文章,如何组织句子,如何运用修辞,如何排句组段,如何勾连成篇。比如语言诙谐的,富有文采的,语句通俗的,有表现力的等等各种类型的文章,语言色彩不同,可让学生“山寨”一翻。如此,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鲁迅先生的小说以耐人寻味的语言,深深印在读者心头。他的《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善良、迂腐、可悲又可怜的形象。孔乙己在众人的嘲笑中,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笑料,让人读后觉得辛酸:“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句话,有学生把它“山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他写初三生活的枯燥和无味,“初三了,老师是一副急脸孔,同学也没有好声气,只有下课时偶尔从角落里钻出来一句两句的《老鼠爱大米》的哼哼,倒成了一种点缀。”这种对句式的模仿,使文章语言有了一种提升,久而久之,语言素养自会提高很多。
二、“山寨”的形式
“玉不琢,不成器。”如果说作文是一块璞玉,那么作文的形式就是如何雕琢这块玉,以怎样的造型去表现,使它成为完美艺术品的过程。如果作文形式用得好,作文才更能显现迷人的色泽和光辉。维纳斯,因其残缺,成就其遐想之美;蒙娜丽莎,因其迷人的微笑,成就其神秘之美。文章的形式不可忽视,但对学生来说,如何把握文章形式,也成为困扰他们的难点之一。
其实,文章的形式,也可“山寨”一番。这种“山寨”的方式,可让学生模仿一些名文美文的结构、过渡、表现方式、谋篇布局等方面。如《与妻书》采用的书信体,“回忆我的母亲”采用倒叙方式,《我家的男子汉》采用的小标题式,如此种种,各个方面和写作角度的行文格式,都是值得我们模仿的蓝本。
有学生学习了《五柳先生传》,深为五柳先生的人品所吸引,于是便为一文,文章就“山寨”了《五柳先生传》文言形式及谋篇布局,写就了《风雷学生传》,写得文采斐然:“学生乃是山东诸城人也,亦详其姓字。其性如风雷,故以之为号焉。能言善辩,爱慕虚荣。不好读书,迫于考试,必求甚解。性嗜玩乐,因作业多而不能常玩。旧友知其如此,或持球而招之。造场辄玩,期在尽兴,既累而退,曾不吝惜去留。教室敞亮,能蔽风日,衣着整洁,吃喝不愁。虽如此,亦心中郁郁,何也?”这段文字完全采用了《五柳先生传》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性格特征。如此模仿,必然会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同时让各种写作方法无形之中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可谓一举多得。
值得注意的是,形式的模仿,应为内容服务,与语言和谐。如果只是单纯地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及语言,那么,这种“山寨”作文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三、“山寨”的内容
许多美文,让我们一直沉醉。朱自清笔下的绿,是脆生生的,让人留连忘返;老舍笔下的烈日和暴雨,下在一个没有公平的世界中,让人振腭叹惋;沈石溪笔下飞渡的斑羚,足以让人心生敬畏!这些文章,因为有充实的内容,才使人记忆犹新。在作文中,对于作文“写什么”的问题,也可“山寨”一下。
内容可以“山寨”,取决于对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而绝非让学生仿照人家的内容写内容。这一环节,可分几个版块,比如,写童年之事,写现实纷争,写情感流露等等。童年是快乐的,贾平凹的《月迹》,是写童真,写美好的生活和向往,如果简化一下,每个人在童年都会做一些非常出格、貌似幼稚,如今看来颇让人回味的一些事,让学生回忆、简述,然后下笔,肯定能有话可说。学习了《菊颂》,我们完全可让学生模仿学习,写一篇《莲颂》《藕颂》等;学习了《安塞腰鼓》,可让学生模仿文章写一些乡间的民俗,如《家乡的高跷》《火火的秧歌》等等。可别小看了你班里的那些学生,有些,山寨的能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写完之后,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当然,“山寨”只是一种手段,平时的积累阅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是不可缺少的。无论山寨的语言、内容和形式,说到家都是一体的,不能分割开来。“山寨”也只是一种形式,究其根本,无非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创新的高度。
无论怎么说,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有意识让学生模仿,也能快速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先有模仿,后有创造。在这个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受了情感的陶冶,语言的酝酿,形式的把握,加上内容的积累,这就足以让学生的兴趣及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果再加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那么,作文之美,就会不言而喻了。
作文,也不妨来点“山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