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3期 ID: 139052

[ 宋运来 文选 ]   

教学要有点“包装”意识

◇ 宋运来

  《庄子·齐物论》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这就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猴子一天吃的果子总数都是七个,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结果就让它们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未免太容易被耍了,但庄子借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很多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这些猴子差不了多少。因为,同样的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果把此故事中蕴涵的道理运用到给学生布置作业上,则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小学语文老师常常布置抄写生字生词的作业,而学生往往不太乐意做这些枯燥的作业。一日放学,我准备布置学生抄写课后生字两遍,并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话到嘴边变成了:
  “同学们,今晚的语文作业是把课后的生字抄写四遍,再给每个生字组上四个词。”见学生眉头紧蹙,我便诚恳地改口说:“同学们,你们今天上课十分认真,学习效果好。我想大家只要给每个生字写两遍,再组两个词就可以了。”
  学生立刻欢呼:“哇,老师你真好。”我又追问一句:“能完成么?”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能!”“假若有不能完成的同学,那你只好去完成抄四遍生字,组四个词的作业了。”
  第二天,收上来的作业很齐整,没有人向老师打报告说谁谁的作业没有上交,质量也比往日高。没想到,布置作业的时候,讲究了一点小策略,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把原本不想干的事,变得想干起来。看来,把老师的教学语言“包装”一下,果然有效果。
  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商品要想给顾客新鲜感和诱惑力,离不开优良的包装设计,包装设计不是单纯地为了艺术,而是为了更多的销售机会,通过设计师的包装,以最快最有力的方式把正确的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帮助产品赢得市场。
  上例中,布置作业的时候仅仅来了点儿“语言包装”,就激起了学生的作业欲望。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多讲究一点儿课堂艺术,多讲究一点儿批评艺术,开动脑筋,来点儿“包装”,以让学生在视听等多种感官上受到刺激、感到有诱惑力,是不是就能使某些学习活动由教师的强制转为学生的自觉需要呢?
  成功的包装设计,只要突出商品特有的一点,找出一种理由,便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购买商家的产品。我想成功的教育教学,只要在以儿童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佐以师者的智慧,让教育教学内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学生乐学、趣学便指日可待了。
  
  推荐理由:对于成年人来说,“糖衣炮弹”未必管用,但拿来“对付”心智未成熟的学生却有奇效。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教学的内容,也要研究教学的“包装”艺术。

教学要有点“包装”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