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3期 ID: 139036

  

校本教材的艺术化语文课堂

◇ 肖培东 蔡伟

  一、联系生活,导入“飞翔”
  
  师:因为中考的原因,大家是不是度过了一个动荡而又痛苦的暑假?原谅我触及你们的伤痛!尽管,你们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学校,但是,你们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学校,因为我想11中可以还你们一个理想。亲爱的同学们,在高中,你们有怎样的梦想?
  (出示PPT——亲爱的同学,在高中,你有怎样的梦想?)
  生:我想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好的大学……
  生:我想改掉我的缺点,我记性很差,以前学英语单词老是忘记,我要完善自我……
  ……
  师:大家都在告诉我:“我要进步,我要成绩,我要成功。”实际上你们都在告诉我:“我要飞翔!”请大家放出声音,齐喊一下:“我要飞翔!”
  生:(齐喊)我要飞翔!
  师:(出示PPT Chinese keeps life flying!——语文让生活飞翔。)请刚才发言说英语不好的同学读一遍,飞翔一下!每个同学都伸出你的手,飞翔T!
  生:(用英语朗读了一遍)Chinese keeps life flying!(拘谨地伸开双手“飞翔”了一下)
  师:为这位学生鼓掌!
  (生集体为这位学生鼓掌。)
  师:高中,让我们的生活飞翔起来,我们的教材就有这样的安排。第一专题第一板块《吟诵青春》中就有,我们齐读江河的《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我和春天一起写这首诗……春天正向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
  (生有激情地朗读。)
  
  二、概念新解,体验“飞翔”
  
  师:大家读得很沉稳,可以飞翔了!那么,什么是飞翔?怎么理解飞翔?
  (出示PPT:飞翔,不是只有一种姿态:飞翔,也不是只有一片天空。)
  师:我和大家一样渴望着飞翔,但是,“飞翔,不是只有一种姿态;飞翔,也不是只有一片天空。”大家齐读一遍,思考:该怎么理解“飞翔”?
  (生齐读。)
  生:飞翔的姿态有很多种。其实,学习,也是一种飞翔的姿态。学习,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有很多内容。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标,只要在奋斗,就是在飞翔!
  生:飞翔,不是只有一片天空。我们不可以太固执,不可以太专一,一条路走不通,我们可以重新开创另一片天空。
  生: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就是飞翔。
  师:你的意思是说,飞翔,不一定在天空,脚踏大地一样也是一种飞翔?
  生:是的,脚踏大地,努力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就是飞翔。
  师:只要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为世界做贡献,就是在飞翔!
  生:一切的生物,只要能为世界增添一份精彩,增添自己的一份生机,它就是在飞翔。
  师:譬如……
  (出示PPT,呈现一幅幅暗示飞翔的图片。)
  生:譬如说一些树木。
  师:一棵树的生长,你认为就是飞翔?一朵花的绽放,你认为那也是飞翔?一棵草破土而出,在春天吐绿,那是不是也是飞翔啊?
  生:是。(看着一幅幅图画,一下子想不出怎么诠释飞翔)
  师:你的同学迫不及待了,想要你的话筒,你给他吗?
  (生同意。)
  师:你放弃了一个飞翔的梦想。同学,不可以。飞翔是可以停滞的,但是不可以永远静止,我觉得你能飞翔起来……飞翔是一切生物的梦想!飞翔,是叶面上晶莹的露珠在滚动……
  生:飞翔,是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滑过。
  生:飞翔,是骆驼骄傲的步伐在大漠奔腾。
  生:飞翔,是蹒跚学步的孩子跌跌撞撞的身影。
  生:飞翔,是残疾的女孩在舞台上绽放的美丽。
  师:飞翔,是一个忧伤的民族在自信地崛起!……文字有内张力,因为有想象和联想,文字也能飞翔!只要我们内心有一双隐形的想象的翅膀,我们的心灵就能飞翔起来!
  
  三、阅读永嘉,行走山水
  
  师:对不起,原谅我再次触碰你们伤痛的心。2010年温州中考作文题“做一个行者”,请你真实地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写的。
  生:学习,不可以光说不做,我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生:在父母的帮助下,自己完成了自己的事情。
  生:一个红领巾在公园捡垃圾,保护公园的环境,我要向他学习。
  师:作文思路狭窄与生活有关,更多地与思维习惯有关。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都忽略了一双隐形的想象翅膀,忽略了你的世界,忽略了永嘉?
  (出示PPT:唐孟浩然《永嘉》诗,要求学生齐读。)
  师:站在今日码头,说说你心中的永嘉印象。
  (出示PPT视频、配音:永嘉四灵、永嘉学派,永嘉的人文、地理、历史、味道,山水派诗歌的发源地、永嘉的地图、风景、特产……)
  生:永嘉是美丽温柔的……
  生:永嘉是博大的……
  生:永嘉是有活力的……
  生:永嘉是日新月异的……
  生:永嘉是幸福的……
  生:永嘉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
  师:永嘉秀丽的风光、永嘉迷人的风景,在同学们眼里是温柔的风景,在同学们眼里是日新月异发展背后的故事。阅读永嘉,阅读千年古县深远的文脉,再写中考作文,你还有那些行走的姿态吗?请刚才发言的环保主义者来发表意见。
  生:做一个行者,行走在青山秀水间,保护永嘉的自然山水。
  生:做一个行者,让诗情溢满永嘉的山山水水,与书香为伴…一建设一个完善的自然与人文兼美的永嘉。
  生:做一个行者,发展自我,将永嘉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注入浮躁功利的社会,守住有内涵的人格。
  
  四、深化体验,回味无穷
  
  师:走出昨天,走在今天,永嘉又该以怎样一种姿态走向明天?当语文与永嘉相遇,请思考:我们该如何行走在母语学习的大地上?永嘉,是语文,我们徜徉在永嘉的楠溪江里,诗意地阅读:一片片树林是一首首灵动的诗词;一座座青山是一个个情节跌宕的剧本;一个个古村落是一篇篇华美的文赋……当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的心灵就能飞翔起来!
  当年,徐志摩来到康桥,心灵飞翔了,写出了美丽的诗句:“那榆阴下的一潭……”今天,我们生活在楠溪江旁,我们的心灵飞翔了,我受到激励:“在楠溪江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出示PPT:“那榆阴下的一潭……”“在楠溪江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要求学生齐读。)
  师:山水永嘉,飞翔语文!课文有限,语文无限!让我们用心飞翔!让我们以思考作为我们的手段,以行者作为我们的身份,飞翔起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点评:
  听了肖培东老师的课,感触良多,正如有的教师感叹的那样: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上!但我还是要说一句:语文课应当这样上。这堂课给我的总的感觉就是——五味俱全。
  第一味是哲学味。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关注知识与能力比较多,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较少,即使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也并没有把对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放在第一位。我们教会了学生阅读,教会了学生作文,却没有教会他们做人。而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完全摆脱了教育的受纳器的角色,学生不但能够获得人格的尊严,而且学会如何直面人生的坎坷。肖老师的这堂课很难说属于什么 课型,它像阅读课又像写作课,也像口语交际课,但其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帮助学生摆脱中考带来的阴影,在语文的天空里重新飞翔。而这个目标靠现行的教材是无法达成的,为此,肖老师采用了自编的教材。课堂中肖老师自始至终抓住“飞翔”一词大做文章。从对“飞翔”概念的理解,到对“飞翔”的表达,从对中考作文“做一个行者”的回顾,到引导学生“阅读”永嘉,描绘印象中的永嘉,再写永嘉。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要让文字飞翔,就必须在内心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说,这是一堂语文课,但充满哲学情趣,这堂课能让学生变得聪明,变得勇敢,能够帮助他们在家乡的大地上行走,在家乡的天空中飞翔。
  第二味是文化味。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够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离开了民族文化就可能失去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然而在语文学习中奠定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提升文化素质,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肖培东老师在文化教育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样板。他牢牢抓住永嘉文化,引导学生发现永嘉文化,理解永嘉文化,热爱永嘉文化,并从家乡的文化入手,帮助学生亲近文化,建立文化观念,将对文化的感受深深融入语文学习中。例如,他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飞翔”文化;通过让学生观看永嘉地图,阅读孟浩然的诗歌,观看关于永嘉历史的视频,引导学生发现、理解并描绘永嘉文化;通过改写徐志摩的诗,引发学生对永嘉文化的热情。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肖老师都在引导学生怀着对自然的亲切、对家乡的热爱、对文化的尊崇、对历史的敬畏,去阅读永嘉,认识永嘉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第三味是情感味。肖培东老师的课深得“情感派”真传,其课堂教学用情之深,在当今的语文教师中并不多见。这里不提他抑扬顿挫的语调,不提他眉飞色舞的神态,单说说他的课堂用语。—方面,他经常以“我亲爱的同学”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另—方面,他又以“原谅我触及你们的伤痛”“你们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学校,但你们考上了—所理想的学校,因为我想11中可以还你们一个理想”这样的语言打动学生,从而自然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当学生的回答显出些许亮点,他即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加以褒奖。准备放弃努力的时候,他又以“你放弃了一个飞翔的梦想。同学,不可以。飞翔是可以停滞的,但是不可以永远静止”这样情感化的语言加以鼓励。此外,在肖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例如“永嘉秀丽的风光、永嘉迷人的风景,在同学们眼里是温柔的风景,在同学们眼里是日新月异发展背后的故事”,使课堂时刻处于情感的张力中。
  第四味是艺术味。这种艺术味既来源于教学的内容,也来源于教学的形式。可以说,这堂课是以大量的艺术元素支撑起来的:诗一般优美的语言、表演性的动作神态、精巧的图片、优美的旋律、充满情趣的视频,无不让听课者的情绪飞扬,有时候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听课,而是以为自己是在品味享受艺术。这种艺术味更体现为“自由”的特色,肖老师的课既注重引导,又鼓励学生自由地发挥,尽情地想象。学生的发言即使很糟糕,他也不愠不火地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正是艺术的自由精神的表现。
  第五味是语文味。语文味一直是某些人用以攻击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利器,特别是一些刻意追求艺术化的语文教学,更容易因为忽略语言因素、架空文本而遭人诟病,甚至有人把艺术的追求攻击为花里胡哨。肖老师的教学充分说明,艺术化的语文教学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情趣,同样能帮助学生形成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在这堂课里,肖老师虽然没有多少的语文知识教学,但学生所获得的语文信息、所培养的语文能力是一般的语文课堂所难以企及的,这样的语文课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听说写三种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诗歌的解读能力。
  当然,这堂五味俱全的课中也略有一些不合味的成分,例如,有时候肖老师太过帮助学生发言,甚至替学生立言,这固然能帮学生解围,但如能再多等几分钟则更利于学生独立精神的发展;同时,肖老师也许是为追求课堂的氛围,也许是为鼓励学生放松,有引导学生鼓掌的痕迹,学生若能情不自禁地鼓掌,则更显课堂教学的流畅性。当然,瑕不掩瑜,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像肖老师那样追求创新、讲究艺术、尊重学生、激扬情感,那么,我们的语文就一定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校本教材的艺术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