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3期 ID: 139058

[ 陈晓娇 文选 ]   

语文因你而精彩

◇ 陈晓娇

  我初中的语文老师姓王,看似瘦弱的她有着一副响亮的嗓门,77个人的大班,即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清楚地听到她说的每一个字。也许,从教育专业的角度来讲,她算不上一位理论功底多么扎实的老师,但是,她却往往能通过不同的课堂形式将她对语文的那份热爱之情传递给我们。
  被大多数同学当成梦魇的作文课,那时却是我们的最爱。每周三的晚上,总是可以看着她空着双手笑眯眯地走进教室,然后吆喝着几个男生将课桌摆成十组,至于怎么摆,我们自己说了算,只要教室放得下就行。接下来,我们的“一周一练”就开始了。每节课王老师都会出一个话题,从邻居打麻将输了一块钱到北京申奥成功,从生活琐事到国家大事,只要我们看到过的、听到过的,都可能成为作文的话题。然后她会给各小组20分钟时间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完成此次作文,写完之后,更加激动人心的时刻便到来了。
  首先,每个小组成员互相评改作文,选出一篇大家认为最优秀的文章,在班里朗读。朗读之后,王老师会根据文章结构、遣词造句以及朗读者的表现等评出最优秀的几篇,张贴到学校的报栏里。据说,为了此事,她还和学校的教导主任理论了好几次,按教导主任的话说就是“学校的报栏可不是想贴什么就贴什么的”。但是,每当我们经过报栏,看到别班同学驻足浏览写有自己大名的作文的时候,嘴角总是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最难得的是,在她的作文课上,我们可以不受考试的约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她似乎总能在每篇作文中发现优点,比如他的选材独到,比如他的观点有理,比如他的用词优美…一年下来,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作文被张贴到报栏里。
  每隔一段时间,只要你进入我们学校,便不难听到我们班教室里肆无忌惮的笑声,那是我们的表演课。最不能忘记的还是那个圆头圆脑的“小李子”,他是我们班出了名的捣蛋鬼,但他也是我们的“大导演”。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老师发现了他的表演天赋,于是便时不时抓着他给我们导课堂剧,而平时任性散漫的他也往往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我至今也无法忘记那一场经王老师授权,“小李子导演”全权策划,大家一起合作演出的《皇帝的新装》,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到如今都还历历在目。当然忘不了的还有那段“小李子”同学经典的连说带演的自我介绍:“本人姓李,单名儿恒,字木子,号子木,外号王老师所赐——小李子。”
  这就是王老师的语文课,而我们则幸运地成为王老师课堂上或紧张或开心或放肆的那一群学生。2007年,三十几岁的她不幸被诊断出息上了卵巢癌,那一年国庆,我和同学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到她家中探望。到她家门口的那一刹那,我们都呆住了。只见她站在屋门口,穿着一套简单的小西装,笑容灿烂地叫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围坐在她的家中,我们无法感受到她是一名癌症患者,她和我们聊她新读的书籍,聊她最近的所见所闻,聊她后来带的学生。她说:“虽然王老师在物质上并不算富裕,但在精神上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就是她,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她都能用她的乐观感染我们,她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让即将成为语文老师的我颇为震撼。
  记得我当初选择继续研究语文教学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不大认同,他们认为语文老师在中学里并不受重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语文课通常是最可以被忽略的一门课,老师教跟不教没什么区别。但是,在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我的语文老师却让我不仅爱上了语文,还爱上了语文教育。也许,我们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会怎么样,但是王老师的语文课却是我这一辈子都会珍藏的回忆。

语文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