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1年第3期 ID: 139033

[ 余耀清 文选 ]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余耀清

  教学设想
  
  本设计针对说明文内容单调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能激活学生阅读与思维的教学资源,为说明文的赏读教学提供了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这里将把教学分为三个板块,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美感享受中自主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本是怎样围绕特征分层介绍苏州园林的。
  2、知道本文的结构及说明顺序。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领会“围绕特征、分层说明”的方法;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自主欣赏、自主评析、自我融入、自我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情走进文本——走近美
  用精美的多媒体伴音画面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美妙的视听刺激下对文本产生一种“我要读”的激情。
  
  二、畅游苏州园林———鉴赏美
  (一)初读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自主扫清文本中字、词、句等阅读障碍。
  2、形成对文本结构安排及说明顺序的初步感知。
  3、初步感知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引导阅读卜2节
  (这里通过朗读、默读相结合及学生间的合作互动,主要探究三个问题。)
  1、从这两个自然段中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引领学生朗读课文,尤其要通过对“标本”“都受到”“不应该”等关键词语的重音朗读,展示作者内心的自豪感及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及表现力,并通过体会这些词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哪一句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结构布局上的特点?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介绍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语句:“务必……完美的图画”,并交给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3、联系下文说说:文章主要从哪四个方面来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征的?
  引领学生结合课文3~6节每节的第一句话,从第2节中找出“讲究……讲究……讲究……讲究……”这段文字,让学生学会分层次地说明事物,并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说明文语气的连贯性。
  (三)引导阅读3~6节
  1、自主评析“美术画”——亭台轩榭的布局
  (1)形成能力
  教师展示两幅描绘同一自然风景的图画,甲幅是图案画,对称;乙幅是美术画,不对称。让学生从对不同图画的鉴赏评析中生成“换个角度欣赏美”的习惯。
  (2)学会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文本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在探究中生成学生对“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辨别和使用能力。
  2、自主欣赏“自然画”——假山池沼的配合
  教师播放课文第4小节配乐录音,学生闭上眼睛听读并想象其中的画面,然后教师抛出三个问题,并帮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欣赏、互动探讨。
  (1)这里的山是“假山”,却能使人置身其中而忘却苏州城,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2)如何理解“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7请结合“是……不仅是”来理解。
  指导学生紧扣关联词“是……不仅是”,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这句话,直至能找出应该重读的词语为止,理解这句话强调的是前者,着重说明的是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同时,这也是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3)哪些词语能体现池沼的特点?
  学生朗读、默读课文,迅速找出“活水”“不雷同”“任其自然”等词语,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鱼戏莲叶间”的图景。
  3、自我融入“天然画”——花草树木的映衬
  重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和欣赏画面来感悟花草树木所映衬的美,同时探究说明文中描写和议论的作用,这里将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在哪里?
  明确:苏州园林的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此问旨在指导学生学会找文段的中心句。
  (2)分别找出这一段中描写和议论的语句,评议它们在说明文中的表达效果。
  学生先找,后读,再评议。明确: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议论也是为分析原因、突出事物的特点服务的。
  (3)谁来描述—下“俯仰生姿”“盘曲嶙岣…‘珠光宝气”的形态?
  学生结合画面及文本,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用语言描述景状。此问既兼顾了对字词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4、自我感悟“生活画”——近景远景的层次
  此处应帮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花墙造型、廊子修建、客厅设置等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从住房建设、居室装潢等方面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及主观创造性,并口述个性化的创意设计。
  (四)引导阅读7~10节
  这一部分也是围绕“图画美”的特点来说明的,可不作为教学的重点,但要以此作为阅读教学向写作教学的转折点,引导学生通过回望全文,进一步探究全文的“总-分”式结构和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为写作环节做好准备。
  
  三、信步走进生活——书写美
  这里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认识生活,然后再让他们用心去感受、感悟生活,最后以课文为范本进行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至于具体写什么,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