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9期 ID: 137566

  

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探索

◇ 孙 槐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呢?可以尝试从四个方面来探索:以感受课文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思维;以实感生活为关键点,开掘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源泉;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点,提高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兴趣;以训练练笔为提高点,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的风格。
  【关键词】语文课堂 写作个性 激发思维 开掘源泉 提高兴趣 培养风格
  
  当前高中生作文的主要弊端是大众化、模式化,缺少鲜明的个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这方面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指导学生摆脱假、大、空的模式,写出作文的真性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下面是笔者对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一些探索:
  1.以感受课文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思维。教材中作文部分每个单元有独立的写作指导、独立的练习设计、独立的例文欣赏,一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内容一课时写前指导,一课时学生写作,一课时老师讲评,以完成单元作文训练的目的。这样的写前指导,一般比较抽象,写作技巧讲得多,不能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学生为完成作业任务,就东拼西凑应付了事,个性的东西难以迸发。所以我们要在写前指导这一环节上重点突破。笔者尝试突破一课时集中指导的局限,将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任务放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将课文欣赏和作文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将“写”的指导贯穿于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中。注意:它不是条条框框地去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来指导写作,这些的指导同样是悬空的、抽象的、激不起个性思维的;而是要摒弃教条的说教,以感受课文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例如:笔者教《我与地坛》一课,以“亲情与我”为切入点,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结果有的同学满脸泪花地讲述了自己母亲的故事,赞颂母爱的伟大;有的则将自己的母亲与文中的母亲做对比,区别不同的母爱方式;有的还联想到父爱,有的则解剖自我,呈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
  2.以实感生活为关键点,开掘学生个性化写作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更大范围地参与活动,增强他们的个性化情感体验,是个性化写作必不可少的源泉。学生获得个性化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个性,根本的经验就是实感生活。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从而积累自己个性的东西。笔者先后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录相,举办辩论会及课前三分钟演讲等,让学生抒发对社会生活的不同见解,积累个性化的写作素材。我们高一新生的军训,每两年一届的艺术节,每年一届的运动会,各种各样的球类比赛,每个月的主题班会等都引导学生积极参入,用心观察、用心感受。直接的感受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间接的感受,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多看课外书籍,创设专门的阅读课,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多看多学,体验作者的体验,感受作者的感受,以此来积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这样个性化写作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学生无须冥思苦想也无须瞎编乱造,做了什么想了什么,一直写开去就是一篇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甚至充满个性的好文章。
  3.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点,提高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兴趣。从心理的角度看,人人都希望被他人关注,被他人肯定。所以,提倡学生互批作文,这样有利于学生不同个性的交流,也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但采用交换作文本式的互批方法,一课时最多只能让学生批改一两本,效果不太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我校已建起校园局域网并且鼓励老师开设自己的网站。笔者在校园网上建了一个语文网站,在网站里建了一个开放性论坛,互批之前将学生作品传上去,每个学生可以自由浏览他人的作品并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回贴评价,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互批作文,提高了互评的效率。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发表作文的平台,让学生享受写作的成就感。当然那些虚假做作、没有个性的文章自然毫无隐身之地。学生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会尽量写作优秀的个性化的作品,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点击数初步评估自己作品的人气,这对学生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动力。这就会更大地提高学生个性化写作的兴趣。同时老师的评语也会及时反馈到学生那里,能及时刺激学生个性化的写作。另外,现代的青年学生对电脑操作很有兴趣,利用网络教学,这也是提高他们兴趣的一个方面。
  4.以训练练笔为提高点,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的风格。感受课文、感悟生活这些都为个性化的写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要将自己独具个性的情感和思想以自己独具个性的方式表现出来,还需不断地有意识地进行练笔。通过个性化的写作练习,不断地锤炼语言文字,才能形成自己个性化写作的风格。就像已经织出了很多很多的布料,还得不断尝试剪裁,才能最终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这就要求在各种形式感受课文、感悟生活之后,一定要及时捕捉到自己心灵的触动,将自己的思维的火花写成文字,或者在看书时要拿笔随时记下自己的感触,最后写成读书笔记。没有题材、文体、字数的限制,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特点和潜能。老师要做的就是督促、检查他们的写作,并且这时要进行必要的技巧指导,要走进他们的思想,指导帮助他们用文字表达情感,他们只要有一点成绩就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强烈的个性写作欲望和浓厚的写作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练笔会形成一本自己的“文集”,记录着学生笔端的磨炼,在磨炼中学生的写作个性也就逐渐形成。
  当然,学生的个性发挥不能毫无限制,不能为了显示“个性”而混淆是非曲直、违背逻辑常理。所以在以上的每个环节,老师都应该及时引导学生的写作,既要让学生呈现不同的个性色彩,又要朝着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铁一中学。

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