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有着深厚的“重读”传统,语文教学常常在课文内容与知识之中展开,且是孤立的,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是缺乏联系的。表达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我们是否可以将教学视线作一些挪移,聚焦于言语取向,着眼于单元联动,尝试站在课程层面上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尝试“连体”教研,即同一教研组几位老师相继开放阅读教学、口语交际、阅读应用、综合性学习、作文指导、作文评改等课型,探讨“表达”这一条主线如何贯穿,如何渗透,如何联系,从而综合治理、改进语文教学,达成语文教学诸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
以四(下)写事主题的《第一次 》为例,略以呈现。
阅读教学《第一次抱母亲》:
课文描写了“我”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独特的“第一次”,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母亲的“轻”与“重”,我的“第一次”与母亲的“无数次”,教学中教者抓住重点词句进行阅读理解和感悟,较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除此之外,教者还引导学生看看作者如何呈现这个“第一次”的过程,如何表达“第一次”的独特感受,体会记录“第一次”与人分享的价值与意义,由此激发学生关注“第一次”,并设计让学生记下某个瞬间,发挥了课文作为范本语言的导写作用。
口语交际《真情回放——说说我的第一次》:
设置“真情回放”栏目情境,先用一句话概括经历了哪些第一次,看看名人(刘翔雅典奥运会的赛场)的第一次;接着教师讲述自己的第一次经历,交流得出本次口语交际注意事项。然后请同学当嘉宾,采用与主持人对话的形式说说自己的第一次(结合照片展示),和大家分享第一次经历。老师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说,整个过程不仅完成其言语交际功能,同时还让学生经过头脑风暴,解决了积累“第一次”素材的问题,为后续习作打开了思路。
阅读运用课《表达感受》:
其为读写结合设置的新课型,是对传统“小作”课的改进和提升,通过组内交流、推荐,在全班交流等方式,大面积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本次课堂围绕“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学习两个最精彩的片段和老师选摘的片段,领会写法,如心理活动的描写,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等。让读为写服务,完成片段练习,让学生在大作之前作些语言积累和方法储备,为写好大作打下基础。
作文指导课《第一次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分享彼此成长的故事,结合中年级学生写事目标要求,主要着力于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突出“第一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指导有针对性、有指向性,不面面俱到,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用于思和写。
作文评改课《第一次____________》:
把作文的评讲重点定位在如何扣住“第一次”上,根据这个目标,设计了几个评讲环节:解读“第一次”,点评选材(选新颖的材料和常规材料出新);从写事角度,点评呈现“第一次”的过程,从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体现“第一次”的独特感受;同桌互改和自我改进,引导学生将“第一次”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
我们的言语取向单元教学,通过鲜明的表达主题结构单元教学,跟进相关内容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密切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单元内学习的联系,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升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言语取向单元教学以表达为中心对小学语文教学单元进行优化,对传统的语文教学重于阅读有所突破和延展。
1.言语
“言语”这一概念是现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语言和言语的分立,是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学界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言语的最基本含义就是对语言的运用,一是指人说和写的过程,即言语活动,或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东西,即言语作品。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言语,我们所进行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也都是言语活动,应该说言语是语文学科的学科本色。笔者提出的言语取向是对语文学科这一特性的回归与彰显,意在突出“表达”之主线,有力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并以此带动语文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2.主题
就表达而言,小学阶段以记叙为主,通过对三至六年级作文内容的整合,不难发现,作文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人物、动物、静物、景物、游记、活动、事件,教材内容也大体如此。当前,阅读教学中基于文体的表达方式教学引起人们关注,上述类型是对小学记叙文体的具体和细化,因而我们就将这些记叙类别作为联系,围绕言语主题设计丰富而有序的单元教学活动,以提供学生运用口语、阅读、写作和思维等学习和分享的机会,提高学生说写能力。
3.单元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以单元形式呈现,设置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版块。在现实教学中,这几种课型之间横向勾连和纵向螺旋联系不够,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言语取向单元教学以表达为中心整体设计教学,优化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习得方法,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作为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既保证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以提高听说读写诸项训练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这样的以记叙类别为主题的言语取向单元教学,可以打通很多壁垒,在解决以往的疑难问题上有很大的优势。
作文与阅读的联系。言语取向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充分将课文作为“例子”来用,在解读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具体需要和可能,对课文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进行恰当的取舍来确定学生言语实践的目的要求,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积淀人文精神,同时进行表达训练,如从题材中琢磨如何选材加工,从结构中揣摩谋篇布局,从语言中猜想遣词造句。在课外阅读方面,抓住迁移点,开展主题阅读,保证阅读的量与质。老师们可以有指向性地推荐书目,孩子们也可缓解一些“遍”读的劳顿之苦,在老师的荐读之上让每一次阅读都更具意义,富有营养。多读书是好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读精品肯定更有效。
作文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在现实教学中,阅读、作文总以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的重视程度勿需多言,而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被虚化、弱化。言语主题的单元教学,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作为单元教学的一个环节,与作文教学勾连起来,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之时,也可作为作文教学的渐进性准备,这既可保证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叶老的话犹言在耳。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敏于发现的眼睛,随时随处都有作文的素材。言语取向单元教学使得作文教学有时间,有空间,有利于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将作文教学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引向时代,从而做好生活储备。
黄艳梅,教师,现居江苏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