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进,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许多语文教师仍然对自身的课堂教学十分不满意,根据调查,大量教师认为课堂存在着教学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且,众所周知,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仍然是重要的高考学科,所以在语文的学习中有一定的功利性,因此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如何改变现状,让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加高效,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一线教学实践,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策略性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一.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教学方法的优化,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并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架构、学习基础,结合正确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置悬念,抛砖引玉
高中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会产生一定的好奇心理,教学应结合这种好奇,学会结合教材知识,对其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索答案的兴趣。一般来说,教师经常采用课前设疑的方式进行悬念的设置,如我在讲解《失街亭》时,在课前首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介绍了历史背景后我设置了如下问题:(1)蜀军失败,为何其主帅诸葛亮依然光彩照人?(2)诸葛亮一向谨慎,知人善任,为什么竟重用马谡这样的“言过其实”之人?(3)失街亭,谁之过?你个人认为,谁应对一出祁山的失败负主要责任?学生进行讨论,然后进入课文,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章中,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了人物故事和情景,帮助教师进行课文的讲解。
(二)设置情境,以情感人
语境和教学情境的设置在教学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于课堂创设情景,这能够帮助感同身受,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在教学中,我曾使用PPT和影视播放的方法来讲授《我有一个梦想》,对于学生来说,很多学生都知道黑人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但却对其仅仅是了解,并不知道其真正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点,向学生播放和展示了大量的黑人受虐和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对其融入自身情感,然后展示了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时候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创设和课文内容的背景下,对黑人的种族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三)运用朗读,以读激趣
语文教师经常利用读来进行教学,这种读不仅包括朗读,还应有诵读、表演读等方式。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有效利用表演读的方式开展自身教学,能够使学生入境,有效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戏剧《雷雨》的教学,在帮助学生进行人物性格特点的品评的同时,学生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旁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懂得人物的性格特征。深情的朗读,能够充分对人物进行演绎和体会,学生沉浸在课堂当中,能够有效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
新教材在课文的选择中更加注重时代性,添加了许多文质优美,并具有文化性和时代性的文章,但是由于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和阅历,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和提炼,与此同时,高中语文课本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他们具有着强大的人文性,这对教师如何运用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结合学生基础,活用教材资源
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基础以及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对教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灵活处理教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已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应将知识运用和学生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如我在讲解《胡同文化》时,让学生在理解胡同建筑和四和院的构建特点之后,介绍了北京文化的一些特点和北京传统的小吃、名胜等,让学生能够扩展自身的知识背景。
(二)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己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用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提高自身驾驭教材的能力,与此同时,语文老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自己的课上出水平、上出特色,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陶醉在语文课堂中。而提高语文素质,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工作,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提高自身语文学习的意识,并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
丁万锐,教师,现居甘肃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