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李准语)细节是指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它往往是人物思想、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
一、典型——让细节更感人。细节应当是典型而具体的。成功的细节往往会拒绝平凡,远离做作。细节越是典型的,就越具有代表性,就越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如舒乙在《父子情》一文中写道:“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起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这一段细节描写应当说是十分成功的。尤其是表现父亲显得“苍老”的几个动词:“直、站、压、抬、摸”,刻画了一位慈爱的父亲,更见父亲对我的关爱。
二、组合——让细节更细腻。细节描写不是单独呈现的,它往往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共同为表达文章主旨服务。如《七根火柴》中的一段描写:“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这段文字着力表现无名战士郑重献火柴的情节,读来细腻感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里准确地进行了动作描写。“合拢、捧、放、握、盯”等动词使人如身临其境,一位自己生命垂危却舍己为人的可爱战士仿佛就在我们面前,怎能不为之感动!
三、修辞——让细节更生动。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斑羚飞渡》中的一段描写:“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这段文字刻画了老斑羚为了种群的生存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跳板的悲壮场面,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细节更生动,使作品更感人。
(作者单位:上蔡县党店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