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丢了什么?
语文教师丢了思考力。
现在的教师刻苦勤奋的多,善思考、会思考的少。
首先,体现在文本解读上。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有的教师在提高教师基本功上花时间,有的教师在提升课堂教学艺术上下功夫,但惟独没人愿意花时间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大部分认真的语文教师这样备课:粗粗翻阅课文,认真捧读教参,大量浏览别人分析,虚心参照他人教案,“博取众长”,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的课堂只有拼凑之功,没有创造之美,课堂里充满别人的声音,只是自己的见解缺席。教师把大量精力花在文本之外,可谓本末倒置。我们先有真切的体悟,才能有生动的传达。别人的东西即使经过消化,终究隔了一层,没有自身体悟来得真切。这不是说取人之长无必要,但“取长”应在自己的阅读、感悟、品评、提炼之后,作为自己解读的补充。自身思考所得如己之手脚,伸展自如,开合随意。别人的东西若经过消化还好,如若本无体悟,又未经咀嚼,课堂施展起来就未免生拉硬拽、牵强附会。语文教师如长此以往,会渐渐丢掉自己的思想,没有活力,走向平庸。
当然,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颇多,责任不全在教师本身。我们不妨择要简析之。
第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偷懒”提供了便利。网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极大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教学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首先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拉大了我们的教学宽度,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丢弃了“心灵放牧”的空间,但给了我们的课堂充分的声色享受,课堂因此变得多彩和多样。它对我们教学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是,它改变了很多教师的备课方式,从原来的纸质备课到现在的电子备课,从原来仅有的几本参考资料到现在无穷无尽的网上资源,它改变了我们的备课面貌。我们需要的资料,只要打开网页,输入关键词,只消片刻,就在手头。这是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偷懒”有时驱动我们开发技术,人类创造的技术反过来又使我们变得越来越懒。网络给我们提供备课资源库的同时,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懒教师。有些教师甚至可以丢开课本,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稍一过目,就进课堂,让脑子“休眠”,教学设计的点子和备课所需的资料又得来全不费功夫,实在轻松无比。
第二,教师的权威意识根深蒂固。也许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体制有关,国人鲜有平等待人的胸怀。多年的等级序列,使我们习惯仰视或者俯视。仰视,把人看大了,俯视,把人看小了,这些都使人容易偏离真相。许多教师惟权威是听,一本教参所向披靡,深入人心,就因为它是“钦定”的,是人教社编定的,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认可的,我们把它视同真理,不背离,不怀疑,亦步亦趋,谨小慎微。我们没有胆量“孤身”深入文本,自由品读,也不敢形成自己的见解。即使偶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对自己的解读产生疑虑和怀疑。实际上,“对知识发生作用的个人因素不仅是合法有效的,而且恰恰是知识里最重要的并且是主宰性的部分。知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个人知识’。个人因素不仅不是知识中需要剔除的瑕疵,甚至就是知识的知性中心”。“知识是有人性的”,“知识中有人类热情洋溢的奉献和无处不在的参与,并且这种参与和奉献、这种信念和寄托铸就的个人知识是为人类知识中根本性的东西”。①
所以,相信自己,不迷信教参,不盲从定见,用脑袋思考,用心灵参悟,入乎文本,再出乎文本,带着自己的感悟进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有一片美丽的新天地。所以,有时给教师的资料太多了,给教师的见解太“准确”了,就像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太周全了,反而剥夺了孩子的成长空间。
其次,教师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也是教师不善思之表现。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教师工作太忙,压力太重,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已被挤扁压碎;也许是现代生活的快餐化导致了我们生活的平面和思维的平庸;也或许是一种惰性,我们要么活在工作的庸常琐碎中,要么苦于兼顾生活的柴米油盐,我们的教师懒得思考、不善思考的有许多。面对这种状况,很多学校都采取过一些措施,如一课一得,教学后记,强制性的论文写作等等,以此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收效甚微。因为教师本身没有反思的意愿,所以所有的要求都是应付,一切流于形式。而反思精神与教师的成长关系又是极其密切的。“教师成长的关键,乃在于个体教育意识的全面觉醒,即个体是否开始拥有了自己独到的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自己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使得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或者权威性认识,而转向个体自身。”②如若没有反思精神,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将遥遥无期,教师成长也无从谈起;长此以往,教师就会成为思想僵化的一个群体。
语文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可谓重要至极。“我们从小所受的语文教育就是给我们提供话语资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塑造着我们思考与说话的方式”,“打开我们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基本想象空间,打开我们心灵通向世界的窗口”。③所以,语文绝不仅仅是工具而已。任何职业都可以把工作当作糊口的方式,但语文教师不可以。语文教师要勤奋、严谨、善思并对生活保持一份浪漫情怀,任何轻浮和怠惰都要不得。因为会以态度影响态度,以人格影响人格。你备课时照搬照抄,上课时照本宣科,学生也必然善因袭,少创见,个性泯灭,思想沉寂。你迷信权威,学生也往往谨小慎微。所以语文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做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人。
注:
①②③刘铁芳《教育守望》。
(作者单位:台州市白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