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例评析100篇》结集出版了,我的心中感到非常的欣喜。
这一个系列的文章,我写了八个年头。
1992年秋,邹贤敏教授主持《中学语文》杂志社工作后“出访”的第一站,就是荆州。在荆州教委招待所里,我谈到我所搜集到的精美的教例,谈到写“教例评析”的打算。邹先生说
,你写吧,写多少我要多少。
于是我就开始写了;《中学语文》辟了一个《教例品评》的专栏,于1993年第3期开始发表它们。这样一直写到2000年,刊发到2000年。这个基本上由一个人写了八年的《教例品评》的专栏,恐怕也可以创造同类刊物中的一个“之最”了。写教例评析的文章,是我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种创新。我从我所积累的成千上万条目录索引资料里,分析出这样一个可贵的“情报”,就是中学语文界极少有人创造一种写作的体例,来对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实例、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等等进行科学的评点品析,来从中提炼出宝贵的教学设计规律和升华出闪光的教学设计思想。这就让我发现了一条崭新的论文写作大道,“教例品评”因此而成为同仁与专家喜欢的“精品屋”。写作这些文章是十分辛苦的。首先要从教学资料的汪洋大海中选取教例,所选的教例有知名教师的,有一般教师的,也有一些我自己的。选了之后还要提炼、改写,将它们“简述”出来。最难写的是评析的内容,它要求品味出每个教例的独到之处,点示出每个教例给我们的启迪;它要求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又要富有情味。越到后来,评析性的文字就越难以写下去,因为不论是语言也好, 观点也好,是不容许与前面已写过的相重复的。但“教例品评”终于写到百十来篇了。当《中学语文》现任主编潘纪平先生和社长董明旺先生创意将它们结集时,我深感到他们的睿智。在此,我感谢《中学语文》杂志社邹贤敏、潘纪平、董明旺、聂进等各位老师给了我一块耕耘的金土地,感谢他们多年的支持与帮助。
我还要感谢那些创造出优秀教例的各位老师,感谢经常给我鼓励的谭爱旭先生和胡明道老师及各位专家、同仁,感谢荆州实验中学杨红梅老师对我的几个教例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