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名师课例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 ID: 357497

[ 余映潮 文选 ]   

以读带讲,感染熏陶——《沁园春·雪》教例评析

◇ 余映潮

  [教例简述]

  课始阶段:

  1.教师介绍作品背景,解释词牌。

  2.学生自读课文,查字典,读注释。

  讲读阶段:

  1.教师激情诵读。

  请同学们体会这首词所表达出的对雄伟瑰丽的景物的描写、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议论百代评说帝王的气魄。

  2.听配乐录音朗诵。

  请同学们体会、理解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议论抒情的写法。

  3.教师激情诵读。

  请同学们注意老师朗诵中的停顿,判断理解这首词的层次,听读之后发言、讨论。

  4.全班同学朗诵。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讲解词义。理解精炼生动的语言。

  5.男生诵读上阕,女生诵读下阕。

  讨论:上阕“望”的内容,下阕“惜”的内容;这千万里的江山,为什么用“望”来写,一个“惜”字怎样理解。

  6.师生背读。

  讨论重点句:①上阕的议论抒情、点化主题句,②上下阕的过渡句,③下阕的议论抒情、深化升华主题句。

  7.学生演示诵读。

  教师讲析词的动静相衬、虚实相生、景情交融的写法,点示词的壮美的意境,引导探求作者在词中的情感线索。

  8.学生自由表情朗读、背诵。

  要求进一步讲究节奏,表现情感,深化想象。

  收束阶段:

  1.几位同学朗诵,现场录音,播放,比较。

  2.布置作业,每个同学课后朗诵并录音,并品评自己的诵读。

  [评    析]

  于漪教师曾回忆:“我永远忘不了高中的赵老师在课堂大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李后主的《虞美人》等诗词的情景……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魏巍同志回忆他的蔡老师时说:“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诗词是最宜朗读的文学作品,它们的音乐美、节奏美、意境美、构思美,无一不深深感染着读者的心,教诗而不诵读,该是何等的蹩脚、乏味!

  此教例就好在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以读带讲,感染熏陶。它比较鲜明地表现出诗歌教学的特色:

  1.反复吟咏,诵读。有很多的内容,譬如词的情感、气魄、层次、节奏等等,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听出来的,品味出来的。学生的听知力、品评力、朗诵水平都可以在听、读中得到熏陶,得到提高。

  2.逐层深入地品评鉴赏,从字词的锤炼到层次、到形象、到意蕴、到构思的独特技巧,都进行了有分寸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赏析、讲解,层进的步骤合理,线条明晰。

  3.适当地穿插一些文学知识的教育,如形象、情感、意境等知识内容的点拨介绍,又如对层次、节奏、想象与联想的训练等。这不仅仅只是深化了教学内容,更重要地是突出了文体特征,教出了诗味。

以读带讲,感染熏陶——《沁园春·雪》教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