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名师课例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 ID: 357503

[ 余映潮 文选 ]   

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名诗名句知识竞赛课”教例评析

◇ 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汪永富老师的一个课例(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6期P32)。

  课型:活动课。

  课名:名诗名句知识竞赛。

  方法:集体先期准备,选代表竞赛。

  方法:两班竞赛式(每班选出四名参赛代表)。

  步骤:

  一、精心导入赛局。

  二、进入竞赛程序。这次竞赛活动内容共分三大部分:群答题、必答题、抢答题。

  1.群答题。

  这部分共有60条名诗名句要求填充,分别由四名代表书面完成,目的是考察全班同学的涉猎面。这四位代表可以相互讨论,也可设一名联络员,把疑难问题反馈到全班,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

  2.必答题。

  这部分内容必须由四位代表口头完成。分为A、B两组,难度均等。由各队代表抽签决定组次,每组各10道题目,交叉进行,答得对1分,不答或错答扣1分, 每道题的时间为30秒。

  3.抢答题。

  这部分内容也必须由四位代表口头迅速完成。共有15道题。答题条件是以举手的先后决定答题的先后,答对得1分,不答得0分,答错扣1分,每道题的时间也为30秒。

  [评    析]

  这是一节属于课外活动的别开生面的活动课。

  它益智,众多学生的参与,大面积上的“积累”,极好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它益趣,两班对垒,集体与个体的竞赛相结合,群情激动,生气勃勃。

  它益情,同学们集思广益,团结一致,时刻将班级的“安危”放在心上。

  在平时极为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难忘这激动人心的活动课。

  它让我们想到了初中语文教材:

  安排语文活动课是义教初中语文教材的创举,是语文教材质量整体突破的标志之一。语文活动课对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讲,可以说是全新的课型,其课型任务是,将语文知识的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于生动活泼的训练、比赛、娱乐、游戏、演出等等丰富多姿的活动之中,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学习语文的广阔视野。

  设置语文活动课而不再称“第二课堂”或者其他什么,也有充足的教材依据。义教三年制初中语文全套教材中,安排了二十几次语文活动,即将近二分之一的教学单元中设计了语文活动。语文活动成了单元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而不再是一种呼吁、一种倡导。

  它让我们想到了“活动课”的设计:

  设计语文活动课型,目前要做到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尽量地将内容具体化、细节化;二是要尽量地策划出生动活泼、符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法。三是要利用这种课型,充分锻炼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它还让我们想到了课内的阅读教学设计:

  对课内的阅读教学来讲,有的课,如《狼》、《新诗三首》……,能否用“活动课”的形式来表现出教师的设计艺术?

  对课内的阅读教学来讲,有的课,如《〈论语〉三则》、《说“疑”》……,能否用“活动

  课”的形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

  

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名诗名句知识竞赛课”教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