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名师课例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 ID: 357528

[ 余映潮 文选 ]   

诵读品析积累——《卖炭翁》教例评析

◇ 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一节教读课。

  第一个环节:自读。(8分钟)

  读课文,读注释,再读课文,自讲课文。

  第二个环节:诵读。(12分钟)

  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读第二遍,要求读得顺畅。

  读第三遍,要求节奏鲜明。

  读第四遍,要求读出情感。

  读第五遍,要求读出“情景”。

  读第六遍,要求集体背诵。

  第三个环节:品析。(15分钟)

  1.教师:我们可抓住课文的哪一点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

  同学们发言:①抓“苦”:烧炭苦,卖炭苦,炭被抢更苦。②抓“炭”:烧炭,送炭,失炭。③抓对比描写:对卖炭翁的刻画,对宫市使者的刻画。 ④抓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外貌,心情,遭遇,。⑤抓卖炭翁周围的的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卖炭(经营)环境,社会环境。⑥……

  教师:我们就抓住诗中的两组对应性的艺术描写诗句来理解课文吧。

  ①分析对卖炭翁的肖像描写。

  ②分析对卖炭翁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③对比分析对宫市使者的描写。

  形成如下板书:

           卖炭翁:面、发、指、衣、心         辛劳、穷困、挣扎、痛苦

  对比          使  者:把、称、回、叱,系         专横跋扈,肆意掠夺 

  第四个环节:练习(10分钟左右)

  1.写出含下列字词的四字词语。

  ①伐 ②薪 ③面 ④鬓 ⑤辙 ⑥苍苍

  2.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或诗句。

  ①状其劳动环境之脏 (尘灰)

  ②写其长期烧炭之劳 (烟火)

  ③绘其饱经风霜之衰 (苍苍)

  ④诉其生活无着之苦 (心忧炭贱愿天寒)

  3.说说卖炭翁被抢之后的心情。

  (痛苦中酝藏着愤怒。)

  [评 析]

  我们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评析这个教例的美点。

  教路严谨,目的明确。

  自读,意在训练学生自学自悟,疏通文意。

  诵读,意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技能。

  品析,意在点拨学生品读课文的基本思路。

  练习,意在教给学生检验所学知识的方法。

  整个教例的主旋律是:让学生学会读书。

  四个教学环节形成一个“诵读、品析、积累”的鲜明的课堂教学思路,很有层次感,很有可操作性。

  手法多样,教学有方。

  一开始就变学生的默默聆受为主动感知。

  诵读六遍既让学生有了阅读初感,为整体品析作好铺垫,又让课堂教学书声琅琅,热气腾腾。

  品析课文的第一个设问实在妙极。这一问实际上“反客为主”,把学生顺利地带上了品读课文的初阶。抓住“对比”这一条线来分析赏读课文,可谓切中肯綮。

  练习设计别出心裁,全是“活”题。第1题意在“迁移”,第二需要反向品评揣摩,第3题则须进行联想和想象。

  四个教学环节,给人以“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之感。

  以上只是就课评课。

  评析之后掩卷沉思,忽然有思想火花闪现:

  诵读,品析,积累:这是否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三要素”?

诵读品析积累——《卖炭翁》教例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