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619

[ 陈四益 文选 ]   

接轨

◇ 陈四益

  有两种文字是最难懂的:一是某些流行歌曲的歌词,一是某些学者的煌煌大作。
  歌词难懂,不妨。“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什么意思?是在太平洋底深深伤心,还是属于太平洋的深深伤心,抑或是伤心的程度像太平洋底那样深?管他呢!只要曲子好,权当他唱外国歌好了。唱歌的人对歌词的似懂非懂并不妨碍他情绪的发泄。不过,语文老师最好要警告孩子,千万别把这些没文化的文化当作典范作品去刻意模仿。
  学者的煌煌大作同歌词就不一样了。一来因为学者是青少年崇敬的人物,爱屋及乌,把他们的文字也当作了典范;二来因为他是学者,青少年会觉得那字里行间都透着学问,哪里敢有些许怀疑。如果读到“对匿名的时代本质的勘探”或“解构了她,使诗意死亡”一类字句,他们怎么也不敢以为这是故意要把明白的话说得让人糊涂,“以震其艰深”的。
  一位美国作家说,教授的本事就是把人人明白的事情说得人人都不明白。我曾疑其刻薄,不料我们的教授在这一点上竟也快速地同国际接轨了。诗曰:
  文章就怕不艰深,愈是艰深愈可钦。
  明白语言胡乱说,翻教浅薄似通神。

接轨
目录

  •  / 乔林晓
  •  / 飞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