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628

[ 石小兵 文选 ]   

2011年中考成语创新题解析与演练

◇ 石小兵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它并无整齐划一的格式与字数的限制,四字结构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中考也以四字成语的考查居多。近年来,中考成语考查除了读音与书写、字形与释义以及辨别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等传统题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型。这些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功底,更激发了学生对母语和汉字的热爱。
  【典例解析】
  一、根据人名写成语
  例1.(2011年安徽芜湖卷)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任贤齐——见贤思齐
  ⑴杜鹏程( )⑵王任重( )⑶刘海粟( )⑷焦若愚( )
  【解析】人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其实就是一个代号,但有的有一定的含义。题目中的人名都是依着成语来取的,寄寓着丰富的内涵。如杜鹏程中有关的成语就是鹏程万里,王任重中有关的成语就是任重道远,刘海粟中有关的成语就是沧海一粟,焦若愚中有关的成语就是大智若愚。
  二、运用成语写典故
  例2.(2011年湖北荆州卷)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解析】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流传至今的成语中就有不少与典故有关。题目中提供的两篇文言诗文考生均十分熟悉,与之相关的成语典故也比较多,如与《行路难》有关的俗语(成语)就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等;与《出师表》有关的成语就有三顾茅庐、鞠躬尽瘁等。
  三、根据语境选成语
  例3.(2011年陕西省卷)请从所给的三个成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举行。开园以来参观者非常多,可谓游人如织,(纷至沓来眼花缭乱接踵摩肩),热闹非凡。
  【解析】这道题为考生设置了一个具体的语境,以此来考查考生运用成语的水平。整个语段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交代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举行的地点,第二句话是说参观者非常多。根据游人如织,可选“接踵摩肩”。
  四、根据成语写一段话
  例4.(2011年辽宁大连卷)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呼朋引伴 草长莺飞 回味无穷 抑扬顿挫
  【解析】提供一组成语写一段话,这是一种较好地考查考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题型。题中所提供的成语没有主次之分,解答此题,考生一定要认真分析成语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各个成语之间种种可能的联系组合,张开想象的翅膀,力争做到想象合理、表达畅达。示例①:春天来了,草长莺飞,鸟儿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歌。示例②: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令我们回味无穷。
  五、根据意思换成语
  例5.(2011年山东德州卷)用意思相近的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写在句后的横线上。
  ①王熙凤是《红楼梦》总个性十分鲜明的典型人物,她的性格特征之一是“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②传统的家长会、上门家访,能被“电话家访”取代吗?中小学教师、家长和专家对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解析】这类题可说是2011年中考成语难度较大的题目。在平常训练中,我们通常只大致了解成语的含义,能精准说出成语的意思却很难。解答此类题目,积累重于方法。示例:①口蜜腹剑\笑里藏刀②众说纷坛\各执一词\莫衷一是\各抒己见
  六、根据图形用成语
  例6.(2011年山东东营卷)右图是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仔细观察主体部分(汉字和英文除外),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说明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及其含义,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解析】这是一道解说徽标题,旨在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解答此题须把握好三步:第一步,仔细观察图形。本图形是一个文字、图案复合型标志,表述时一定要客观。第二步,弄清图形构成要素,注意成语的运用。第三步,揭示图形造型特点及其含义。第四步,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注意语言要简明。示例: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既别出心裁,又寓含丰富,耐人寻味。
  【实战演练】
  1.分别写一个与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曹操——
  曹刿——
  2.请用相关的成语替换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使语句更简洁。
  ⑴.登上山顶,看着宽阔的原野,碧蓝的天空,让人顿觉心境开阔,精神愉悦。( )
  ⑵.对于这一件事,我扪心自问,毫不愧色。 ()
  ⑶.人生有太多东西是只能远远望见却触摸不着的,所以珍惜眼前的东西才是关键。( )
  ⑷.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总是能够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一条生路。( )
  3.2011年第5号台风“米雷”给两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在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坚韧与不屈,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精神。请你写出体现这种精神的两个成语。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个人在困难中遇到转机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宋代诗人陆游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游山西村》诗中的_____________ 。”
  5.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兔”有关的成语。
  2011年的兔年。兔子是人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之一,是祥瑞文化的使者,是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常见角色,也是民间文化中的“宠物”。作为文化符号,它早就跳跃在人类文明的键盘上,且描绘、点染着万紫千红的中华文化生态园,在很多的成语里都有着兔子的身影。如: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称为①;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称为②;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称为③。
  6.模仿示例,写两个带人名的成语。
  示例:后羿射日、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
  7.运用下面四个成语写一段话。
  出人意料 侃侃而谈 目瞪口呆 饶有趣味

2011年中考成语创新题解析与演练
目录

  •  / 乔林晓
  •  / 飞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