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630

[ 陈新国 文选 ]   

2011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解析及备考指导

◇ 陈新国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17套试卷中有15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上海卷和福建卷没有设题考查。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3套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天津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而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其余12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重庆卷今年设置了两道题,各为4分,分值达8分之多,其中一题专门考查重复累赘,要求考生本着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予以删除,另一题则要求先“找出有语病的一项”,后“针对语病进行修改”;安徽卷要求“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分值为4分。
  二、命题特点
  1.题型上以辨析为主,重点考查对句子正误的判断能力。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中,有13套试卷设计客观题型考查辨析,只有重庆卷和安徽卷两套试题设主观题型,要求修改,难度比客观题型大。
  2.内容上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等结构性语病为重点。这四种语病类型几乎各地高考试题都有所涉及。
  3.结构上以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为主。单一考查某种语病较少,三个错误项往往涉及多种错误类型。
  4.命题材料时代气息浓厚,语言素材新鲜活泼,贴近现代生活。多取材自当前报纸杂志和新闻广播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社会热点题材。
  三、归类解析
  15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共设计了42个错例,涉及了考纲中规定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现分类解析如下:
  (一)语序不当
  1.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全国卷第3题D项)
  【解析】语序不当。“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一句中将“着力”调到 “抓紧抓好”前。
  2.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北京卷第3题C项)
  【解析】语序不当。把“最初”移到“因五十年前”之后。
  3.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四川卷第4题B项)
  【解析】语序不当。将“起飞前”移至 “进行了”之后。
  4.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广东卷第3题D 项)
  【解析】语序不当,可改为“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
  5.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江苏卷第3题A 项)
  【解析】语序不当,“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保障并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
  【易错提醒】语序不当的现象主要有: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虚词特别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分句语序不当、并列词语语序不当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重点关注“并列短语”,把握好词语之间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成绩名次、法定位置、对应承接等逻辑关系。看见修饰语长的句子,细心检查多重状语或多重定语的语序是否恰当。有关联词语的句子,重点看关联词位置是否恰当或分句间语序是否恰当。
  (二)搭配不当
  1.从2010年9月1日起,安徽省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降低了药费,省医改办提供的数据显现,我省基本药物采购价相对于国家零售指导价总体下降了52.8%。(安徽卷第18题第④句)
  【解析】“数据显现”主谓搭配不当,可将“显现”改为“显示”。
  2.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新课标卷第14题B项)
  【解析】搭配不当,动词“创造”只能跟“环境”搭配,不能跟“服务”搭配,应在“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
  3.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十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湖北卷第4题D项)
  【解析】搭配不当,将“发生”改为“产生”即可。
  4.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辽宁卷第14题C项)
  【解析】 搭配不当,“刻画”与“特征”不搭配,将“刻画”改为 “描述”。
  5. 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全国卷第3题C项)
  【解析】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
  6. 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山东卷第5题D项)
  【解析】主宾搭配不当,“迎接迎接大运会”成为“舞台”,显然错误,去掉“迎接”。
  【易错提醒】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对于“搭配不当”,运用语法手段,采用“压缩法”,即主干枝叶梳理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主、谓、宾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没有问题,再看枝叶和主干搭配是否得当。重点关注并列短语,因为并列短语极易造成不能构成一一搭配;另外着重察看由“是”字(或“成为”)构成的判断句,检查主语和宾语是否属于同一类事物,如果不是,就可能是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 成分残缺
  1.《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广东卷第3题B 项)
  【解析】暗换主语,在“让人们信服了……”前面补出主语“它”。
  2. 在丁俊晖走出其运动生涯的一段低谷后,本赛季战绩辉煌,夺得温布利大师赛冠军,并在世锦赛上闯入四强,平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的最好成绩。(安徽卷第18题第③句)
  【解析】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去掉“在”。
  3.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全国卷第3题A项)
  【解析】缺宾语,在“特色”后加 “的风格”。
  4.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北京卷第3题D项)
  【解析】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的状况”。
  5. 新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湖北卷第4题A项)
  【解析】成分残缺,“遭受”缺少宾语“的冲击”。
  6. 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江西卷第5题C 项)
  【解析】缺宾语,应在“处于超负荷运转”后加“的状态”。
  7.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浙江卷第4题C 项)
  【解析】宾语残缺,“药品”后加“价格”。
  8.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山东卷第5题A 项)
  【解析】 “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的主语是 “观众”,而不是“《红楼梦》”,在“给予”加“被”字。
  9.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浙江卷第4题A 项)
  【解析】成分残缺,缺介词“以”,改为“更强调要以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10. 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辽宁卷第14题A项)
  【解析】成分残缺,关联词语“无论……还是”固定搭配,缺“还是”。
  11.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湖南卷第3题C项)
  【解析】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的“那些”前加上介词“对”。因为此句主语为新生代农民工,“那些环境……”缺少介词,导致主语不一致。
  【易错提醒】高考成分残缺语病主要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其他成分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关注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在等),因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通常由于滥用介词掩盖了主语,造成主语残缺。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这些句子往往容易造成谓语或宾语残缺。特别是句子表述得稍长一点,写着写着就忘记了作宾语的中心词。
  (2)成分赘余
  1.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新课标卷第14题C项)
  【解析】介词赘余,去掉“在 ……中”。
  2.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天津卷第14题B项)
  【解析】语意重复,“愈发”与后面的“日久弥坚”有重复,“弥”就是“更加”的意思,删去“愈发”。
  3. 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浙江卷第4题D 项)
  【解析】成分赘余,去掉“事件”。
  4.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辽宁卷第14题B项)
  【解析】 “可以” 与“得以”重复,将“得以”改为 “得到”。
  5. 中国有超过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还有众多的内陆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丰富。这些遗产在整个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安徽卷第18题第①句)
  【解析】语意重复,删除“超过”或“多”。
  【易错提醒】高考成分赘余语病主要有主语多余、谓语多余、宾语多余、附加语多余、虚词多余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关注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复累赘的语病。
  (四)结构混乱
  1.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新课标卷第14题D项)
  【解析】句式杂糅,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北京卷第3题A项)
  【解析】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主要原因”。
  3.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四川卷第4题A项)
  【解析】句式杂糅,删去“组成”。
  4.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广东卷第3题A项)
  【解析】句式杂糅,“包括……”或“由……所组成”任选一种说法。
  5.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山东卷第5题C项)
  【解析】句式杂糅,“据”与“显示”杂糅,去掉“据”。
  6.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江苏卷第3题C 项)
  【解析】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或“靠的”。
  7.与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相关造成的现象,如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扩大等,都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危害。(重庆卷第18题第①句)
  【解析】“与”和“相关”的使用造成句式杂糅,删掉“与”和“相关”(或者删掉“造成”)。
  【易错提醒】所谓结构混乱,指将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缠绕在一起说,造成语句不通顺。常见的杂糅格式(括号内为正确形式):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为目的的)、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由于……下(由于……,在……下)、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经过……下(经过……,在……下)、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大多以……为主(多是……,以……为主)、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是以……为主 (是…… ,以……为主 )
  【备考指导】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五)表意不明
  1.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江苏卷第3题D 项)
  【解析】有歧义。“其他学校领导” 可以理解成“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以理解成“别的学校来的领导”。
  2.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全力以赴地处理福岛核电站,这场事故或许能在短期内得到妥善处理,但东京电力公司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能否在短期内消除,值得期待。(安徽卷第18题第⑤句)
  【解析】表意不明,“值得期待”改为“尚难预料”。
  【易错提醒】高考表意不明语病主要有词的多义导致歧义、不同停顿产生歧义、指代不明、修饰两可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一看数量短语,数量短语和“的”同时出现,常会产生歧义。二看多音、多义词,多音、多义词往往容易造成歧义。三看代词,代词如“这”“这些”在句中易出现指代不明。四看“和”字,“和”既可作连词又可作介词,因为词性不同,在句子中作用也不同,容易产生歧义。
  (六)不合逻辑
  1.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出。(天津卷第14题A项)
  【解析】并列不当,“基础能源”包括石油、铁矿石。改为“石油、铁矿石等基础能源”。
  2.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江西卷第5题B 项)
  【解析】两面与一面,造成照应不周,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去掉。
  3.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江西卷第5题D项)
  【解析】并列不当,“枪支”就是武器。将“武器物资”改为“及其他军用物资”
  4.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四川卷第4题D项)
  【解析】不合逻辑,“服务忌语”不应该推广,可改为“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禁用服务忌语”。
  【易错提醒】高考不合逻辑语病主要有并列不当、主客体颠倒、否定不当、不合事理、前后矛盾等几种类型。
  【备考指导】一看并列词语,辨别是否种属并列、种属异类或种类不一、不合事理逻辑顺序。二看否定词,尤其是隐性否定词“防止、避免、切忌、禁止、难免、杜绝”等,以及反问句“难道……?”,辨别是否否定不当。三看介词,“A对(于)B,A与(和)B”,辨别是否主客颠倒。四看数量词,辨别表述是否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逻辑,如“缩小”、“降低”不能用倍数。
  总之,辨析语病考生要对病句的六大类型烂熟于心,并且每一种病句类型应该熟记几个经典的例子。另外,还应注意句中出现的标志性词语:两面词、否定词、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和并列短语等等,争取在考场上能快速高效地辨认病句的病症,提高解题能力。

2011年高考病句题分类解析及备考指导
目录

  •  / 乔林晓
  •  / 飞白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