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495

[ 嘉行 文选 ]   

常见近义词辨析(四)

◇ 嘉行

  “学力”和“学历”不是孪生兄弟
  
  学力xul# 学历xul#
  有一天,“适合”与“合适”兄弟俩外出,在街上巧遇“学历”和“学力”。“适合”兴奋地对“合适”说:“你瞧,他们与咱们一样,也是双胞胎呢!”不等“合适”答腔,“学历”“学力”连忙摇头说:“我俩不是孪生兄弟!”“学历”解释说:“虽然咱俩名字相近,但所代表的含义不同。我代表的含义是个人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某种等级与类型的学校肄业或毕业,或获得某种学位或证书。”“嗯,确实如此。”“学力”表示赞同,“我所代表的含义是指个人在学识上达到的程度,它不受学历的限制,表现出的是一个人实际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噢,原来是这样呀!”“适合”恍然大悟。
  “那么,前天我在一所大学公告栏里看到一张‘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资格审查表’,这岂不是用错了‘学历’?”“合适”问道。“学力”夸奖他说得对:“老兄真有一双慧眼。我认为资格审查表上指的是学习经历不同,但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方面达到同等程度的人员,而不是具有同等学习经历的人员。所以资格审查表上应为‘同等学力’。”
  
  是“制订”而非“制定”
  
  制订zh#d#ng 制定zh#d#ng
  一到高考前夕,许多报刊,网站都瞅准这一商机。其中一家网站登载出一篇文章,题目是《高考状元四步学习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其内容是大谈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考复习计划的重要性。可惜从文章的题目到内容中的“制定学习计划”的“制定”全属误用。
  “制定”和“制订”尽管它们读音相同,但含义和用法却不完全相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制定”的解释是“确定(方针、政策、法律、制度等)”如“制定方针政策”“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制订”的解释是“创制;拟订”。撇开它们相同的语素“制”不谈,就看不同的语素“定”和“订”,“定”指决定、使确定,有完成了的意思,多强调行为的结果,可以和“了”连用。比如我们编撰或整理前人的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的本子就叫它“定本”。而“订”则有“拟”的意思,未必形式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一般不能和“了”连用。
  明白了“制定”和“制订”的区别,就知道“制订学习计划”是指创制和拟订学习计划的过程,当发现与学生学习实际不符之处,是需要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并非是定案,所以应该是“制订学习计划”而不是“制定学习计划”。

常见近义词辨析(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