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507

[ 王黎冰 文选 ]   

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

◇ 王黎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乡 情
  
  当窗口的八月硕果累累,你已奋展羽翼,穿越万水千山,衔着白杨树碧绿的笛韵,轻轻袅袅,走进小巷庭院,把家乡丰收的喜讯告诉每一个在水一方的游子。
  乡情,这样执著、醇厚、真挚。
  乡情,永远是跋涉者渴盼的驿站,是奋斗者温馨的憩园,是耕耘者灵感的源泉。
  倚树而立,草木分明也有灵性,何况是那颗永不衰老的心。
  男子汉远眺的明眸,一旦动情湿润,仍会像故乡的那口幽深澄澈的方井,汩汩不尽。
  把万千思绪、祝福浓缩凝固,装进一盒老式的照相胶卷,用目光皎洁的显影浸泡冲洗,彩色也罢,黑白也罢,那一张张深沉的笑容,熠闪辉耀的都是——帜热的乡情!
  
   山 语
  
  沐浴着山风的洗礼是一种幸福,呼应着松涛的喘息也是一种幸福,聆听着竹海的躁动更是一种幸福……
  幸福的时刻,最完美的表达方式是无语,用恬静沉稳的心去阅读大山峥嵘苍茫的故事。
  轰轰隆隆,澎澎湃湃,是山之豪爽的谈吐。
  飘飘洒洒,款款柔柔,是山之温和的话语。
  忽而奔放,忽而忸怩,忽而激越,忽而又是这样的缠绵……
  每一株挺拔的树木都在炫耀青春,每一个萌动的生命都在讴歌黎明。
  沿着星星草编织的山路,我们奋勇向上攀登。
  我急切地想折根斑竹,做成清越激昂的洞箫,和着山语,吹奏出缕缕新绿,把自己算不上魁梧的身躯,豪迈地定格成一抹郁郁葱葱的风景。
  
   故乡,有棵树
  
  故乡有棵树,站立在我的家门口。
  绿色的叶片,以云的方式,以甘露的方式,滴落母亲暖暖的乳汁,滋润着一个山娃淡蓝色的童年。
  于是,这棵树渐渐地被山娃移植到他背井离乡的梦里。
  每到夜里,有种亲切的呼唤高高低低、远远近近地响成梦的主题。
  黄昏到来的时候,炊烟浮起宁静的田园。
  一曲儿歌如暮归的风絮,缭绕母亲蝶翅般翩跹的衣角,飘落在赤足踩响的田埂,断成一节一节甜甜的日子。
  在一些有雨或有雾的天气,我们永远不会忧郁,任天真的竹笠淅沥成一朵一朵小小的蘑菇,聆听甘蔗林湿漉漉的鼾声和诞生于蚯蚓与蝉蜕之间的童趣……
  许多年以后,循着你楚楚动人的记忆,走进森林,满目翠绿,而最绿的还是我心中的那颗故乡树!
  植物学上的每种树都会老去,而我心中的这棵树却永远苍翠!
  故乡,有棵树。
  那是母亲站在家门口眺望儿子归来的路。
  
  高山暮归
  
  高山放牛的人,暮归,早已成了他们的一种习俗。
  夜色零乱的山影里,总有一声两声清脆的牛铃,摇动掩映在翠竹荫里或杉松荫里的小屋,让犬吠与吆喝,扬起一阵欢呼……
  把牛关进牛圈栅栏也就卸下满身疲惫之后,三盏两杯包谷酒,便醉了屋檐下粗犷而温馨的生活,把一路风尘和高山日照,醇成浊黄色的放牛小调和绵绵情歌,断断续续地溶解在清凉而柔和的夜风中……
  深入夜色,深入到高山朦朦胧胧的星月交辉的夜色,会感到一种纯朴的酝酿生命的静谧与沉郁的亲近自然和谐。
  于是,你会陶醉于醇醪似的晚风和花瓣似的月色,并在一番浅唱低吟之后,产生一种走进放牛人内心世界的神秘感觉。
  (指导教师月夜斩)

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