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6493

[ 何一萌 文选 ]   

南阳汉画像石:中国艺术的瑰宝5

◇ 何一萌

  五 历史故事
  
  汉代画像石,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演绎与再现者。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也看到汉代之前的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历史风貌。
  “二桃杀三士”源于《晏子春秋》,讲述三个武士被晏婴设计,最终为争夺两桃,全部拔剑自刎的故事。“二桃杀三士”用来比喻借刀杀人。画像石《二桃杀三士》画面中央有一托盘,上面放有两枚桃。托盘左边的一位武士跨出一步,手已经向桃伸去;右边的武士,一手护桃,另一手拔出利剑;画最右边的武士,手握利剑准备迎战,样子十分愤怒。这一场面剑拔弩张,气氛紧张,争夺激烈。这个故事似乎在汉朝很受欢迎,也出现在山东出土的三块画像石上,而且无一例外都选取了“争桃”这一场面。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我们是熟悉的。战国时,邺地的贵族与巫婆相互勾结,假借“河伯娶妻”强选民女,投入河中,榨取钱财;邺令西门豹设计将巫婆等投入河中,惩罚了恶人,终止了阴谋。画像石上刻画的,是事件的高潮部分:中间的两个人扛起巫婆,正要投进河里;左边的贵族正跪地求饶;最右边的人物就是西门豹。他手持一把宝剑,显得愤怒异常,有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荆轲刺秦”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荆柯与太子丹“易水送别”,一曲悲壮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人常怀思古之情。不过画像石《荆轲刺秦》描绘的却是一个激烈的场面:右边荆轲的匕首,已向秦王刺去;秦王扭头慌忙避开,另一只手已将宝剑拔出了鞘;左边秦舞阳大惊失色,画面极具动感。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地方出土的“荆轲刺秦”,大都选取这一场面,或许是汉代人“尚武”的天性使然。
  汉画像石,自然少不了记载刘氏王朝的故事,《鸿门宴》就是一例。它表现的是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在鸿门宴项庄舞剑的紧急关头化险为夷的魄力。画面中的人物一字排开:中间的项庄正持剑起舞,杀机毕露;左边坐着项伯,右边相对而坐的是刘邦、项羽。画面上项庄一人的“动”与其他人的“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紧张的气氛推到了高潮。《鸿门宴》中项羽的胡须、铠甲、佩剑等,都清晰可见。这些细节表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为什么将历史故事刻于墓穴之内?
  荆轲刺秦王所表现的忠义,三武士争桃导致自取灭亡……这些故事的寓意都合乎着儒家的规范。讲气节、重信义是汉代社会风尚,反映儒家思想的历史故事,必然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这样,这些历史故事就成了对后人的告诫和约束。中国既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从历史中得到思考与教训也是有意义的。中华民族就是在历史回望中,不断得到教训从而向前迈进的。
  这就是所谓的以史为鉴吧!
  
  六 天文星象
  
  汉代,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对于日食、月食、太阳黑子等记录详尽。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汉代的南阳涌现出像张衡、张仲景这样的科学巨人。张衡不仅创制有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在天文学方面有伟大贡献,而且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南都赋》等不朽的作品。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尊为“医圣”。南阳出土的天文星象汉画像石占全国这类画像石的一半,也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南阳科学技术在当时的重要影响。
  古人用他们的独到理解,在汉画像石中记录下他们眼中的天文星象。
  日月在画像石上,都变得形象化。日是一只三只足的金乌,月由玉兔、蟾蜍代表。画像石上的金乌、蟾蜍都带着光芒,闪耀于星辰之间,表现出一种原始的神圣感。有时,它们身边的星宿也成为苍龙、白虎的形象,浩瀚的宇宙好像变成了珍禽异兽生活的天堂。《阳乌星宿》中金乌背负着日轮,翱翔太空,周围繁星簇拥。《白虎、三足乌》左面是一昂首白虎,右面是日轮,内刻三足乌。这是一幅天象图,表示太阳和白虎星座的相对位置。《蟾蜍、北斗》画面居中是一轮满月,月中是蟾蜍。月的左边是星宿,月的右边是北斗七星。
  《日月合璧》中日和月重叠在一起。太阳中间被月遮住了。太阳的光辉从月的四周放出,看来如同玉璧,所以称为“日月合璧”。这就是日环食。
  蟾蜍和金乌,同时出现在天际,在云雾和星辰的包围之下,一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幅《日月同辉》描绘的,其实是月落日出的情景,是古人心目中的祥瑞之兆。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中图左阳乌负日,图右蟾蜍满月,与日月同辉一样,问题在于日月之间的不同排列的圆点和相连的短线,标明它们是不同的星座。最左边星座的上下,各刻一条线条,尾向右方。这就是彗星了。
  古人如此描绘天文星象,初看实在有些怪异,然而仔细想想却又合情合理。比如三足乌就是太阳黑子的大致轮廓,而蟾蜍则是月亮表面环形山的肉眼所见。读着这些图像,我们真的为古人观察的缜密与表现的形象倾倒。
  古人对“天”始终是心怀敬畏的。他们对天象的记录尽管有出神入化的想象,但仍不失为我国汉代天文科学方面的珍贵遗产和实物见证。
  
  七 神话传说
  
  汉画像石不仅描摹出人间万象,同时又创造出神话传说。
  我们在南阳汉画像石中常常看到一人首蛇身高举日轮的,这是女神羲和。古代神话传说,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在东海里洗澡,轮流出来值班,每天天空中只能看到一个太阳。《羲和捧日》中,带着金乌的太阳由拖着长尾的羲和托举。她是天帝的妻子,十个太阳的母亲。还有《常羲捧月》,一人首蛇身的女神常羲,高举月轮。她也是天帝的妻子,生了十二个月亮。她给月亮洗澡,月亮有圆有缺,一年中十二次反复。
  后羿射日是有名的神话。后羿为什么要射日?主要是太阳惹的祸。本来是十个太阳轮流值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十个太阳竟一起出来了,结果把大地烤焦,庄稼枯死,人们也活不下去了。部落首领尧派后羿用弓箭射下来九个太阳。《后羿射日》中后羿的射姿被夸张简化,极有力度。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汉画像石中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牛郎织女》中画面的右上方是牵牛的牛郎,左下方跪坐的是织女,黯然伤神。他们中间有天河隔离。牛郎织女周边点缀着星宿。本来,这个传说就是古人对天上牛郎星和织女星观察幻化而来的。
  《嫦娥奔月》画面上,嫦娥身着宽袖长襦,头顶高髻,飘浮在空中。画面左上方就是月亮,似乎离她已经很近。然而仔细看去,却发现嫦娥的衣袖遮住了月亮的一角。我顿时想到,原来月亮依然挂在远方。嫦娥的周围粗略地勾画着几丝云雾、几点星辰,那么一定是天宇了!嫦娥漫长的飞行还要持续多久,无从知晓。一幅平面的画,给人留下了无穷想象的空间。
  神话传说是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的反映。一个个流传一两千年的传说无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汉画像石,数不胜数。它们镶在贵族的墓穴中,或许是为了留住生前的回忆,或许是为了彰显死后的尊荣。然而,一幅《庖厨图》中,一位孤零零地、静静切菜的厨师,也与他所侍奉的主人一起,留在了画像石上。如今我们重新端详他们时,没有谁显得尊贵,也没有谁显得卑微。
  时间流逝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了沉默的存在。
  灵石无言。
  这就是历史。

南阳汉画像石:中国艺术的瑰宝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