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作文的写作时,不管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的作文应试,我们既然把一篇文章写了出来,就自然而然地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作文吸引人,才能相应得到较高的评价。
一篇完整的记叙文理所应当地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突出的人物形象,但这些还仅仅只是记叙文的最基本的要求。当我们完全做到这些基本要求以后,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作文能从众多颇具文采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目光的话,我们的作文就势必要具有这样两个突出的特征——“灵动”和“迷人”。
那么怎样才算是“灵动迷人”呢?
所谓“灵动”,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别出心裁、与众不同,而这个与众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在作文的思想内容上达到,因为我们的生活大体上差不多是简单而平凡的。因此,要与众不同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在作文的形式上尝试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怎样来具体操作呢?以记叙的顺序为例。大家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很多学生习惯了平铺直叙,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来个倒叙,或者更独特一点,你们都顺叙、倒叙,我为什么不能来个插叙呢?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用简洁明了的画面插入事件、引入人物,这样就相当容易使自己的作文在众多平铺直叙的文章中一下子跳出来。或者,我们可以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不直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对比,或者给自己的作文来个欧·亨利小说式的结尾……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要使自己的作文灵动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再来谈谈“迷人”。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写过太多的作文,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一篇议论文要想吸引住人就要以理服人,让人读后心服口服;那么,记叙文呢?我认为一篇记叙文在完整地表现“人”与“事”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第三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情”。与议论文相比,记叙文更以情见长,因而记叙文要揪住读者的心就需要在一个“情”字上做足功夫。我们要以情动人、以情迷人。不能让读者为之心扉震颤的记叙文,就不能算是好的记叙文,或者说基本就是失败的。而要想让自己的作文摇动他人之心,首先自己得动真感情。
所以,在行文之前,我们要对自己头脑中长久积累的素材加以筛选,凡是自己对其“无动于衷”、毫无感觉的素材坚决不用;而要从自己最真实的生活入手,选取那些富于真实的情感的素材。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细节太多了,但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用心去发现。长期生活在乡下的奶奶走十几里路给你们送来一小篮新鲜鸡蛋,难道不让你为之动容吗?教室里,老师弯下腰帮你捡起掉在地上的课本,难道不曾让你有些许心潮起伏吗?这样的生活细节实在是太多太多,而需要我们做的则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细细体味那一瞬间的情感波涛的涌动。
比如我们写亲情。一件小事,一份真情,再平凡不过的生活,再朴实不过的语言,只要所描述的是那一份暖人心田的温柔的亲情,而情到浓时,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即便是非常朴实的流露,也必然会让人心旌荡漾,真是想不“迷人”都难!
当然除了亲情,我们生命中的情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还是朋友情、同学情,甚至于陌生人之间举手相助的一面之情,只要是真情,那都是这世上最美、最迷人的!
(作者单位:涟水县第一中学)